七一社區        注冊

讀“徙木立信”與“烽火戲諸侯”有感

梁雅芹

2014年08月12日15: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再次讀到兩則關於誠信的故事,感觸頗深。一則是“徙木立信”,說的是商鞅變法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言必行,行必果,一諾千金的結果﹔另一則是“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死於非命,最終導致西周滅亡,也是戲弄諸侯,失去信任的后果。

誠實守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卻能折射出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商鞅和周幽王對待誠信的不同態度,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昌”,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道理,但現實生活中卻非人人都能遵循。近年來,受社會亂象的影響,個別領導干部“利己主義”盛行,表面一套,暗地裡一套,不能踐行諾言,對人民群眾不負責,導致政府信任危機,黨的形象受損,群眾利益受害。長此以往,黨與人民群眾建立起來的信任基石將會受到嚴重影響,黨的執政根基將被動搖。有些領導干部,競崗時夸夸其談,信誓旦旦,履職后盯著自己的“一畝二分地”,徇私情,謀私利。有些領導干部對檔案年齡進行“整容”,對政績進行“美容”,讓群眾看不到“真容”,最終導致與群眾“隔牆”、“隔山”,更“隔心”。

“禍莫大於無信”,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敬畏推崇誠信,曾子殺豬、退避三舍、季布一諾千金、李勉埋金等故事源遠流長,警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但反觀當下,“美美炫富”讓人們談“紅”色變,幾乎毀掉了中國最大的基金團體數十年來所承載的那份信任﹔隱蔽會所、豪華培訓中心,挂著羊頭賣狗肉,成為一些官員“腐敗的天堂”,“奢靡享樂的場所”﹔校長拿學生伙食費養情婦,官員“開房明細”成未解之謎,上海福喜過期肉背后的權利“庇佑”等,“躲貓貓”、欺瞞群眾的現象,一次又一次牽動大眾的神經,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是安身立命之本,是發展改革之基。領導干部應時刻將誠實守信作為執政的基本准繩,要如商鞅一樣“落地有聲”“擲地有音”讓群眾敢於依靠,願意依賴。當前,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的關鍵時期,整改承諾做出了,就要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光說不練就是不講誠信,就會失信於民,各級黨組織要建立誠信“紅黑榜”,讓那些言而無信,掩耳盜鈴,失信於民的干部無處遁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