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干部監督多用“三看”法

漏江看雁

2014年08月07日16: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拓寬領導干部日常監督渠道,全面了解掌握干部8小時內外的“言行舉止”,對干部隊伍中出現的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敲敲警鐘”、“拉拉袖子”、“咬咬耳朵”,防止“小洞不補,大洞吃苦”,是當前干部監督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言行舉止大學問,點點滴滴總關情。一個人的道德品行、作風素養,總是會通過日常工作生活表現出來。把干部日常監督落到實處,不妨用用“三看”法,從日常生活察品質,於細微之處辨優劣,觀其言、察其行,從而知其底、識其人。

看“腳印”。楊善洲同志說過:“共產黨員不要躲在機關裡做盆景,要到人民群眾中去當雪鬆。”看一名領導干部的作風實不實,“官”念正不正,不妨多看看他的“腳步”往哪裡去,是熱衷於跑跑送送“接天線”,還是習慣於走村串戶“接地氣”。如果一名領導干部成天喜歡往上跑,任職在基層,身心在“鬧市”,那麼這名干部就很難實實在在為民做事,為黨分憂。

看“嘴巴”。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人都要吃飯,但吃什麼、跟什麼樣的人交往、經常和哪些人在一起吃飯,往往可以很直觀地判斷出一名干部的人生境界和為官素養。如果一名領導干部成天熱衷於編織“小圈子”,迷戀於“吃吃喝喝”,身前身后“老板”成群,從早到晚“酒氣熏天”,自然難以做到兩袖清風、一身正氣。

看“口氣”。“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從一個人的言談裡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習慣。判斷一名干部的宗旨意識強不強,是真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的“貼心人”,還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就應該多觀察他對群眾的說話語氣,“口氣”霸道還是“隨和”,是目中無人、趾高氣揚,還是問寒問暖、體貼民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李炳孝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