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曲線斂財”貪腐手段也是“小兒科”

林偉

2014年07月24日17: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7月21日下午,廣州市紀委常委、監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梅河清在廉潔廣州建設定期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廣州紀委查處案件中發現領導干部較多利用特定關系人斂財,呈現腐敗家族化趨勢,官員利用影響力為配偶、子女、親屬謀取私利、進行“曲線斂財”成為違紀違法的常見手段,這是廣州當前腐敗案中呈現出的新特點。(2014年7月22日《南方日報》)

眾所周知,我國自古就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說,近幾年來,在落馬貪官的貪腐路上,都閃現著“身邊人”的身影。所謂“身邊人”既包括配偶、子女等親屬,也包括情人、秘書、司機等與領導“關系密切的人”。

據梅河清介紹,隨著反腐敗斗爭的深入,家族腐敗佔的比例比較大,配偶、子女、親屬全部卷入腐敗漩渦的案件佔整個要案的1/3。反腐專家認為,這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象,體現出腐敗案件中公權力“家族化”,官員腐敗“家族化”的新特點。如何管好領導“身邊人”,成為反腐敗斗爭中的新問題。

其實,管好領導“身邊人”,屬於老生常談的話題,而且就如何管好領導“身邊人”,從中央到地方,教育沒少搞,文件沒少發,規定沒少出。但是,腐敗“家族化”、“身邊化”現象還是“濤聲依舊”。筆者認為,其根源就在於他們心裡都有一本“腐敗賬”,認為自己有一個以血緣和姻親關系為紐帶、緊密聯結在一起的“利益家族”,家族中的每一個人都佔據公共資源的一角,彼此勾連、利益均沾、互相庇護、曲線斂財。一個成員的高升往往伴隨著另外一些人的發跡﹔一個成員的違法行為,往往被另外一些成員的能量所掩蓋。即便是“落馬”坐幾年牢,有“利益家族”罩著,損失也不大,也“很值”,甚至認為“犧牲我一個,幸福幾代人”。

試想,如果按照這樣的荒唐“邏輯”發展下去,中國就可能會形成一種權力家族化和地方權力黑社會化的狀況,經濟發展也有可能淪為個別家族產業的附屬品,后果是不敢想象的。正因如此,筆者感到,治理這種現象,一方面要對官員“曲線斂財”做一次深層次的大排查、大掃除、大手術,要像疱丁解牛,逐一支解,斷其腐敗鏈,爾后各個擊破,連根撥、連窩端。隻要牽涉違法違紀,就一個都不能放過﹔另一方面要嚴守選人用人制度,增加官員選拔過程中的民主含量,把監督的權力交還給群眾,讓群眾知情,請群眾參與,聽群眾評價,受群眾監督,使腐敗“家族化”、“身邊化”現象無處藏身,從而失去存在的空間。

特別是要盡快搭建一個官員配偶、子女從業狀況徹底公開信息平台,把領導干部家族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考察的重要內容,並逐年逐項對外公示,讓領導干部自身及其配偶、子女和家族成員均處在透明體中,展現在陽光下,接受全方位的監督。同時,要繼續加大“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力度,對腐敗“家族化”、“身邊化”的窩案、串案一查到底,決不姑息、決不手軟,使之“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蕩產,思想上后悔莫及”。這樣,“曲線斂財”貪腐手段就成了“小兒科”,敢於把公權變私權者就會愈來愈少,腐敗“家族化”、“身邊化”現象就會得到有效遏制。否則,遏制“曲線斂財”就會成為痴人說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林偉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