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能力有限論”是權力在高調叫板

陳央

2014年07月17日16: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因我局工作人員對政策、對法律的理解能力和執行能力有限,無力對該糾紛進行調處,敬請諒解。”——據《江西日報》報道,當地豐城市一位市民鄢細榮日前投訴“豐城市國土資源局行政不作為”,原因是豐城市國土資源局在給其要求糾正錯誤、調處紛爭的回復中如是說。(7月16日光明網)

對於“理解有限、能力有限”這樣的“神回復”,網友紛紛調侃稱當地為“無行為能力的行政機關”,“有限”不過是政府不作為的借口。作為行政干部,理應將政策、法律吃透,將執行力不斷滲透,而不該將解決不了群眾問題簡單歸結到能力問題上,若干部真的連政策都理解不了,連執行能力都跟不上,那這樣的干部早該“下課”了。

而當地官方對於這起事件的回復卻稱,“雖然感覺這樣的回復有欠妥之處,但因為鄢擔任法人代表的公司整天找國土局,影響正常辦公,所以隻好出了一個回復”。最后也表示,“若是真的認為國土局不作為,可以到法院起訴”。這樣的回應多少有點叫囂的意思。一來將神回復的責任推脫到企業身上,甚至還理直氣壯的挑舋歡迎去告。這樣的口氣讓人聽不到悔意,這樣的官方回復無疑是“火上澆油”。

誠然,官方也不一定真的不作為,但是,在對待群眾咨詢和尋求幫助上,他們顯得也太不耐煩了,在處理群眾困難上雖可能存在無奈,但也不該以“無能”來規避責任,潛台詞不就是說:“我就這樣,辦不了”,這不正是在叫囂嗎?暗示著即使“無能”也不能把他怎樣的挑舋,這種囂張氣焰無疑是給干部形象抹黑。

這樣的公然叫囂還是權力給了底氣。試問,若是在企業或其他單位,還敢如此底氣十足又有恃無恐的表示自己的無能嗎?若是在企業,他們巴不得藏拙,生怕有所疏漏,能力有所不及,但在干部隊伍中,卻反過來了,無能反而被推崇,因為無能就代表不用做事,許多能力超群的人也得偽裝成無能,認為即使無能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反倒可以不用做事。這種病態也折射到一些干部對群眾的態度上,為了避免麻煩就說自己無能,以無能來推脫責任,以辦不了來偷得半日清閑。

這樣的“神回復”無論是負氣之言還是推責之舉,都不應該出現在官方的“詞典”裡。以“無能”跟群眾較勁無疑是一種自戕,最終損害的還是政府的公信。干部,站在為民的崗位上,就要真正為群眾辦事,別再以“神回復”,將責任甩下肩,將群眾拒之門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