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洋軍
今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77周年紀念日,也是全民族抗戰爆發紀念日。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全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民族正義感空前凝聚。在全黨全國上下打“老虎”、拍“蒼蠅”,而世界上一些反華勢力特別是日本軍國主義一直在興風作浪的環境下,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必須時刻牢記“四不”,始終保持政治清醒。
歷史不容篡改。日本軍國主義發起的侵華戰爭,是令世界人民發指的血淋淋的罪惡史。但是,日本當局一直在企圖為他們的罪惡行徑尋開脫,甚至還惡意篡改歷史。“七七事變”77周年紀念日前夕,我國首次在互聯網上全文公布日本侵華戰犯親筆供詞。這批侵華戰爭重要原始史料的披露,再次把當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曝晒在陽光之下,把那些蒙著雙眼否認歷史的人釘在了人類的恥辱柱上。關於日本侵華戰爭的歷史,我們一定要仔細研究、廣為傳播,對待否認罪行的右翼勢力,我們一定要針鋒相對、不懈斗爭。那些炮制“日軍比納粹行為文明”怪論的人,在各種滅絕人性、令人發指的禽獸行為面前顏面何存?歷史,是無法篡改的﹔歷史,也是不容篡改的。鐵証如山,犯下罪行的人,將永遠背負恥辱。而今天還在否認罪行的人,等於重復犯罪,必將為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鄙視、被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唾棄。
和平不可踐踏。世界和平,天下太平,是全人類的美好願望。古羅馬詩人賀拉斯曾說,“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戰爭之所以為人類所警惕,皆因它會給普通人帶去無邊傷害和慘痛記憶。直到今天,無論戰爭目的如何,對平民造成的傷害都會遭到全世界的共同譴責。而日本侵華戰爭,不僅屬於徹徹底底的侵略,其反人道、反人類、反文明的特性,使之比一般的戰爭更加罪惡和丑陋。為侵略歷史翻案,為軍國主義招魂,注定沒有好下場。正義的力量,仍然屬於愛好和平的各國人民,更掌握在視和平如生命的日本人民手裡。反對戰爭,維護和平,是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聲。當然,帝國主義、霸權主義、軍國主義等極端分子一直沒有放棄可能引發戰爭的公然挑舋。和平,來之不易,守之更不易。和平之弦,一刻也不能鬆動。
發展不能停步。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當年,日本之所以膽敢悍然發動侵華戰爭,除了與軍國主義有關外,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中國太落后,綜合國力太脆弱,太沒有國際競爭力,而淪為了日本等國競相爭奪、肆意侵吞的對象。因此,回望歷史,反思歷史,必須深刻而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不能停步,改革不能停息。特別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尤其應該牢牢扭住發展不放鬆,始終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抓發展、謀發展、促發展,要千方百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想方設法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破除影響發展的一切體制機制方面的障礙,促進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使一切妄圖瓦解中國、破壞中國的想法無法得逞。
群眾不得脫離。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人。群眾中蘊涵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並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堅持做到了廣泛發動群眾、充分相信群眾、全面依靠群眾。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必須要深刻牢記的,就是黨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要始終站在群眾的立場想問題、辦事情、做工作,要一切為了群眾,為了群眾一切,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恪守黨的根本宗旨。各級各地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主動放下架子,自覺走進群眾之中,以百姓之心為心,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同坐一條板凳,堅持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一旦脫離群眾、背離宗旨,不僅難以防御戰爭,更難保政令暢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日本侵華戰爭,慘絕人寰、滅絕人性,不容忘記那不能忘卻的傷痛。而日本右翼勢力、好戰分子,一刻也沒有消停過。其他一些反華勢力、敵對分子更是蠢蠢欲動。不可預知的戰爭一觸即發。但隻要愛好和平的人們警醒起來,團結起來,那段悲痛的歷史就不會重演!
相關專題 |
· 倪洋軍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