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生
6月28日,習近平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同印度總統普拉納布·慕克吉、緬甸總統吳登盛互致賀電。他表示,6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為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遵循,成為指導國與國關系的基本准則,為促進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六十一甲子。對於一個人來說,人生六十古來稀,然而對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說,六十年來歷久彌新、歷久彌香,依然是國際上指導國與國關系的基本准則。
沒有哪一個國際准則如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樣得到廣泛的共識與好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智造”,代表的是中國觀點。它是新中國沖破重重包圍,走向世界的品牌與形象。六十年彈指一揮間,中國智造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享譽全世界的處理國際關系的“中華老字號”。
肯定有人會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歷久彌香的魅力何在呢?其實,國與過之間的外交,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樣,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僅是站在自己的一方考慮外交問題,而且也是站在了他國的一方考慮問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的是尊重、平等、互利,這是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重要原因。
現在,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60大壽”,首先是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高超的外交智慧。新中國成立之初,內憂外患。西方國家對新中國進行了經濟、外交的封鎖。新中國的外交如何突出重圍,成為了一道難題。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與實踐,讓世界真正開始慢慢了解了中國,並且在短短20年間,重返聯合國,成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這都與我們秉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密不可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雖然是指導國與國關系的基本准則,但是在這六十年中,也不斷有個別國家一度違背,導致相互之間沖突不斷,甚至戰爭不停。而且現在仍然有個別國家,不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外交事務,有的國家打著尊重主權的幌子,卻干著踐踏主權的勾當。違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外交事務,關掉的是和平的大門,最終將是死路一條。
沒有尊重就沒有和平,沒有平等就沒有互利。現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指導國與國關系的基本准則。摒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勢必會戰爭不斷,民不聊生,國將不國﹔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才能讓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歷久彌新。
相關專題 |
· 老兵808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