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用愛心畫寫生命的“感嘆號”

老兵808

2014年06月26日16: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因為愛自己的職業,所以愛每一個患者。”今天凌晨2時許,年僅32歲的定州市人民醫院產科醫生賈永青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再一次詮釋了自己的信念,她的雙眼角膜分別捐獻給山東和保定清苑的兩名患者,從而完成了人生最后的願望。(據6月23日河北日報)

32歲時自己在干什麼?對於還沒有到32歲的年輕人來說,都不能預知將來,32歲能干什麼這不得而知。或許有幻想,有憧憬,也有迷茫。而對於像筆者這樣,已經過了32歲者,回首往昔,也是感慨萬千,一路行來,諸多快樂、諸多不易。但是,如果說讓你在32歲時結束生命,你又會怎麼想呢?有沒有勇氣面對呢?

古語雲,三十而立。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30歲左右,正是大好的青春年華,正是事業上升的黃金期。賈永青29歲河北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可以說這是令很多醫務工作者羨慕的年齡與學歷。可以想象,河北醫學界的一顆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然而,天妒英才,賈永青在工作1年后就患上了腎癌。這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是從天堂跌入到了地獄。然而賈永青的字典裡,沒有地獄,隻有天堂。她沒有像霜打的茄子那樣垂頭喪氣,沒有郁郁寡歡,沒有一蹶不振。天色常藍,陽光依舊燦爛。

對於賈永青來說,生命永遠沒有休止符,永遠也不能畫上句號。她樂觀的面對,她瞞著醫院做了右腎切除手術,一周后,就又投入到工作之中。特別是知道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時,更是爭分奪秒,把每一秒當成每一天來過。她用與時間賽跑的方式,讓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時光綻放異彩。

不僅如此,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還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以給別人帶來光明。《孝經》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對很多人來說,捐獻器官是一道難過的坎。然而賈永青沖開束縛,捐獻眼角膜,用愛書寫人生完美的感嘆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賈永青走了,但愛無止境,她的愛心永遠不死。從省眼科醫院的3名醫生和定州市人民醫院的領導一起向賈永青遺體深鞠三躬,這是在向賈永青愛的付出致敬。而且,也相信賈永青的愛心會在兩名重見光明的患者身上得到延續與傳承。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老兵808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