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奎
6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不貪不佔,豈能也不干》,文章指出:現在,一些人覺得要求嚴了,“當官沒勁了”,在崗找不到感覺,干事提不起精神﹔一些人抱著“隻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的心態,不收禮不吃請了,但該做的事也不做了﹔有的以差旅費報銷太嚴為由,該出差的不出了,該下鄉的不下了……對此,群眾反映強烈。筆者也深有同感。作為黨的干部,如果存在這樣的心態,確實與黨的要求格格不入。
對黨員干部來講,要干出一番事業來,一靠想干願干,二靠能干會干。想干願干是基礎。如果組織管得嚴了,不能貪不能佔了,就覺得自己吃了虧,就鬧情緒,不干事了,這是價值取向發生偏差的具體表現,也是“官本位”思想的深層次反映。因此,筆者覺得,不貪不佔就不干事的干部腦子該清醒了,自己是共產黨的干部,不是唯利是圖的商人。黨組織並不虧欠自己什麼,而是自己太過分了。所以,應該跳出個人利益的小圈子,自覺強化三種意識。
強化奉獻為榮的意識。忠誠於黨、無私奉獻是我黨的光榮傳統,也是我們成就事業的根基。然而,近些年來,我們很多黨員干部淡化了這種意識,隻知道向黨無限索取,不願意為黨無私奉獻。現在黨全力清除腐敗,不讓貪不讓佔了,只是讓黨員干部的操守回歸本位了,並不是取消了黨員干部應有的什麼待遇。因此,絕不能以此為由向黨討價還價,而應該自覺強化奉獻為榮的意識。要知道,隻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解決好“為誰服務、為什麼當干部”的問題﹔隻有堅持對照黨員標准經常檢查自己,才能切實解決思想動力不足的問題﹔隻有堅持向先進典型看齊,從中汲取精神營養,才能使自己始終保持奉獻作為的熱情。
強化敬業為責的意識。大力加強作風建設,從嚴管理黨員干部,既是對黨的事業負責,也是對黨員干部個人負責。因此,黨員干部絕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對組織心生怨恨,不願作為,甚至混天度日。而應該切實強化敬業為責的意識。要知道,拿人民的俸祿,就得為人民辦事。對待工作多用加法,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崗位,才能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對待職務多用減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煩惱,才能以平常之心看待官位﹔對待權力多用除法,切實剔除私心雜念,才能以公正之心待人處事,讓組織放心、群眾滿意。
強化創新為本的意識。不貪不佔是黨員干部做人做官的本分,有所作為是職責所系,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因此,要堅決克服“隻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的思想傾向,自覺破除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思維模式,把精神狀態調整到“爭先創優”上來,堅定信念,咬定目標,排除干擾,凝心聚力,改革創新,銳意進取,苦干實干,真正做到為官一任、振興一方。這樣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才能成為受人民群眾歡迎的黨員干部。
相關專題 |
· 郭俊奎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