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瑞明
如果我國廢舊紡織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年可提供的化學纖維和天然纖維,相當於節約原油2400萬噸,超過大慶油田產量的一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測算的數據,曝出驚人的舊衣浪費。(6月19日《中國青年報》)
現今的年代,穿已經不是問題。有的因衣服過多而積壓,有的因款式過時棄而不穿,尤其是小孩的衣服,得年年更換,由此不少人家剩下的衣服多之又多,大櫃小櫃即使硬擠也放不下,有的隻好打捆放在雜房間,或者直接扔到垃圾桶。
衣服過多是個負擔,早些年,一遇到災害,有人組織進行衣物捐贈,但因為存在不衛生等原因,如今號召捐贈衣物的活動越來越少。棄而不用的衣物沒有去處,已經不僅是家庭問題,而成為社會問題:舊衣亂扔不衛生,成了新的污染,尤其是一些黑商家,利用舊衣做起昧心買賣,有的將舊衣打碎摻在棉被中成了“黑心棉”,有的將舊衣摻在沙發或者床墊裡,散發著異味,舊衣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就像地溝油一樣產生危害。
舊衣並非沒有使用價值,其同其它廢物一樣可以利用,可作保溫層、工業用布、窗帘布,還可替代傳統的防水基材的防水補強材料,同時也是活性炭來源廣泛的廉價原料。可是走街串巷的廢品收購者,鮮見有收購舊衣的。
作為舊衣持有者來說,都希望舊衣有個去處,不論是新衣舊衣,畢竟是用錢購的,棄之可惜,隻要有人收購都會像廢紙、廢鐵一樣進行整理出售,為何沒什麼人要?難道加工部門不知道這能創造價值,顯然不是,而是對於舊衣收購的限制太多,據了解,目前主要負責監管紡織品和服裝市場流通的主管部門是工商行政管理局、衛生局和技術監督局。收購舊衣服得經過多個部門批准,而且手續繁多,由此,回收舊衣業受到很大的限制,幾乎成了壟斷,收購價格壓得低之又低,有的舊衣服統貨(未經分揀處理)每噸600元左右,一件衣服能抵幾個錢,連賣廢紙都不如,不如一扔了之,省得費那個勁。
要使舊衣得以利用,還應暢開收購渠道,隻要願意收購都應大開綠燈,實行市場化,收購者多了,就有競爭,回收價格也就趨於合理,出售舊衣者也就多。而要防止舊衣濫用,不應盯在回收上,而應盯緊舊衣的去向,不能因為防止“黑心棉”,連正當的收購也限制。
相關專題 |
· 羅瑞明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