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808
安徽蕭縣原縣委書記毋保良受賄近2000萬元被判無期,盡管部分犯罪所得用於公務開支,終難逃法律制裁。記者今日從安徽省高院獲悉,該院日前對此案作出終審裁定,認為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力終身”的量刑適當,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據6月18日新華網)
雖然部分犯罪所得用於公務開支,但是筆者認為毋保良被判無期徒刑,他一點也不冤。而且,對於受賄犯罪,筆者認為即使其全部退回受賄金,或如數上繳財政,其也應當受到法律的重判。
眾所周知,行賄受賄在沒有被查處之前,一般都是行賄者與受惠者“皆大歡喜”,而損失的卻是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的利益。牛毛出在牛身上,行賄者行賄絕對不會賠本賺吆喝。他們相比釣魚者還要精明,絕對不會讓自己行賄的“餌料”被白白吃掉,即使當時被“魚”白白吃掉,那也是在放長線,而目的是釣“大魚”。行賄追求的是獲得更大的利益,賄金隻佔他們將來不當得利很小的一部分。
還拿毋保良受賄來說,其受賄近2000萬元,可以說受賄金額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不難想象,這近2000萬的賄金背后,黨和國家的損失應該成幾何級數增長,比這2000萬要多得多。在此案件中,行賄者們舍得一隻隻“蚯蚓”,卻釣得一條條“大魚”。而黨和國家損失的不僅是“蚯蚓”,還有那條條“大魚”。黨政干部若算清受賄的“得失賬”,也就不會認為部分賄款用於公務開支就可以減刑這樣“天真可愛”了。
不僅如此,公平正義是社會發展的基石,而行賄受賄行為,讓公平跑偏,讓正義蕩然無存,讓社會發展本應朗朗的天空布滿了烏雲,這勢必會讓遵紀守法者失去對黨的執政的信心。民心是執政的基礎,民心所向,戰無不勝﹔民心若失,執政也就岌岌可危了。黨政干部受賄,是在挖黨執政的牆角。所以,判毋保良無期徒刑,其一點兒也不冤。
現在,捋清了行受賄的利害關系,了解了行賄者的目的,算清了受賄的得失賬,黨政干部們應該明白,宴無好宴,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而且也沒有人會無事向您獻殷勤,獻殷勤者必有所圖,並且是必有大圖。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依然為了蠅頭小利而沾沾自喜、樂此不疲受賄,那自己早晚會被行賄者“拉下馬”,從而走進監獄的大門。
而且,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紙包不住火。隻要存在貪腐行為,就應該知道早晚會有東窗事發的一天。違法違紀之后,要想逃脫法紀的制裁,是難上加難。還有行賄者與受賄者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看似鐵板一塊的利益同盟,其實也很脆弱,一旦出現罅隙,即使就像玻璃上被玻璃刀劃過的那不起眼的痕跡,隻要稍稍受到外力的作用,也會斷裂。最后,筆者要說,為官不易,且行且珍惜。
相關專題 |
· 老兵808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