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萬“腐”不離其宗,反腐根在權力監控

趙艷生

2014年06月11日16: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期,廣東省茂名市原政協主席馮立梅等多名涉嫌嚴重違紀或違法的退休官員相繼被查,成為備受社會關注的反腐新動向。“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以往受官場“潛規則”的影響,不少官員在即將退休或退休后都要抓緊時間“最后撈一把”,並且認為可以“一退了之”不會出事。(據《渤海早報》)

其實,不管官員是退休后腐敗被查還是退休前被查,不管是59歲腐敗還是29歲腐敗,筆者認為萬“腐”不離其宗,隻要權力失控永遠是腐敗的根源。腐敗不分老少,沒有年齡的界限。官員59歲腐敗現象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雖然官員退休后依然因腐敗被查,但腐敗行為很多是其在位時發生的,隻不過查處相對於腐敗行為滯后一些。腐敗行為很少有被抓現行,大多都存在潛伏周期,退休之后才被查處,隻不過是潛伏的比較隱蔽罷了。至於59歲腐敗現象,雖然不排除一些官員真是害怕權力過期作廢,所以才孤注一擲導致晚節不保的,但也不排除貪官自曝退休前想撈一把,只是為了掩蓋其多年更大貪腐行為的意圖。

制度不健全,權力缺少監管,面對金錢等利益的巨大誘惑,官員貪腐具有必然性。有錢能使鬼推磨就是這個道理,除非誘惑沒有達到官員的期望值。而貪腐被查,則具有偶然性。貪腐的既得利益者之間,存在利益同盟,就像行賄者與受賄者,各取所需,利益把他們鑄造成鐵板一塊。若不是利益分配不均,他們內部瓦解,或是出現意外,腐敗行為很少會東窗事發。

而退休后官員依然能腐敗,是因為其余威還在。雖然我們黨不允許山頭作派,但事實上,拉山頭的小集團主義在一些黨的組織,不同程度的存在。作為領導干部,都希望有一幫聽命於己的“手下人”,而職位低微的人,又想背靠大樹好乘涼。領導在位,都會有自己的班底,相互之間會形成一個利益同盟。而領導干部們,對有恩於自己的老領導,也都會有必要的尊敬,一般不會讓老領導有人走茶涼的感覺,否則就會讓其他人認為自己是忘恩負義。力所能及的事,老領導提出來,后輩門生自然會盡力辦妥。

而筆者在想,既然退休后有的領導干部都依然腐敗不止,可想而知,這些領導大權在握時,絲毫不存在腐敗,這誰能信呢?世間上沒有不吃腥的貓,也沒有不逐臭的蠅。有權力就存在腐敗的條件,有誘惑就會存在腐敗的向往。如果權力出現漏洞,失去監管,腐敗又怎能不肆虐呢?

所以,對於腐敗行為,年齡不是主要的問題,研究59歲現象只是一個看著好看,但不實用的偽命題。遏制腐敗,最重要的還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而一刻也不能讓權力脫缰。權力一旦脫缰,腐敗就會橫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老兵808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