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6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召開常委會,專題學習王岐山同志在紀檢監察機關“三轉”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支持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查辦案件工作,對腐敗問題敢於亮丑、敢於亮劍,切實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2014年6月4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我們都知道,“廉政可以興邦,腐敗足以亡故國”這是得到古今中外一致認同的發展規律。所以,從毛澤東西柏坡會議告誡全黨“赴京趕考”“不學李自成”,“要考出好成績”開始,我們黨嚴防腐敗墮落的決心始終是有增無減。
事實表明,腐敗的本質就是對人民賦予的權力、對公權的濫用,是權力的異化、權力的商品化。不堅決懲治腐敗,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會受到嚴重損害,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我們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
也正因如此,對腐敗問題,我們黨從來就沒有姑息遷就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黨同志對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韓桂芝、王昭耀、杜世成、劉志華、邱曉華、鄭筱萸、宋平順、黃瑤、李堂堂、許宗衡、劉鐵男、李春城等一些位高權重的腐敗貪官紛紛受到懲處,有的甚至被送上斷頭台,讓廣大人民群眾從中看到了我們黨對腐敗分子的毫不容情、毫不手軟,體會到了我們黨反對腐敗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感受到了我們黨整肅隊伍、純潔自身肌體的信心和力量。
但是,反腐敗不是一勞永逸,一蹴而就,它是一項非常艱巨長期的斗爭,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多元化,腐敗分子也會不斷的變化新花樣,手段更狡猾,隱藏的更深。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提出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為反腐敗工作定下了總基調。實踐証明,“老虎”“蒼蠅”一起打,是新時期反腐敗斗爭的必然戰略抉擇,是走出腐敗高發期的最佳路徑選擇。
正因如此,筆者感到,彭清華書記強調“對腐敗問題敢於亮丑、敢於亮劍”,凸顯一種執政者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應有的清醒、應有的智慧、應有的擔當,是中央精神在廣西擲地有聲的落實。試想,腐敗墮落的干部不會把心思放在抓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經濟建設上,無數的事實証明,領導干部的違法違紀行為必然帶壞一個地方的社會風氣,激起群眾的埋怨心理,進而影響社會穩定,阻礙經濟發展。因此,謀求發展是為了讓人民群眾得實惠,反對腐敗是為了給人民群眾除蠹虫。經濟社會發展滯后,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積極性難以調動﹔蠹虫不除,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就會旁落於貪官污吏的囊中。謀求發展與反對腐敗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會有所差異,但是,兩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服務人民、造福於民。
在這個意義上說,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有這種清醒、這種智慧、這種擔當,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拿出刮骨療毒的勇氣,乃至壯士斷腕、斷尾求生的決心、狠心,鏟除腐敗這種毒素。如果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不“旗幟鮮明”,就會喪失人民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全面深化改革將無從談起,小康社會的目標也會成為空談。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