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夢流年
一筆扶貧款從市到縣被侵吞40%,從縣到鄉又被克扣40%﹔一張小農機具秧盤的國家補貼2毛5分,農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長還要貪3分﹔一個售價數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新華網 5月21日)
在固有認知裡,清水衙門與一些手握巨額資金和審批大權的部門比,確實沒“油水”可撈,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近年來,“清水衙門”甚至成了腐敗的重災區。海南省紀委近日發布消息,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原廳長趙中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立案調查。不到半年的時間,海洋漁業系統20余名干部相繼落馬。無獨有偶,2013年,廣東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合共查處科教文衛系統案件597人。
“冷清”的清水衙門變成貪腐高發的“熱”點暴露了哪些問題?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清水衙門”也有腐敗的空間,衙門再小也有肥缺,包括領導崗位和採購、審批、執法等重要崗位,同樣有腐敗的空間和可能。其次,紀檢部門對“清水衙門”的監管還需強化。監管部門的缺位,反而造成權力尋租空間。近年來,政府投入到國計民生的財政資金比例越來越大,科教文衛等部門可以調動的資金也是水漲船高,而監管沒有跟上,自然給了腐敗分子“悶聲發大財”的空間和土壤。而且,由於平日受到的關注和監督少,部門審批成了“一支筆”“一言堂”,非常容易滋生腐敗窩案。
腐敗向民生領域蔓延,不僅會嚴重影響到政體健康,更因直接接觸群眾日常生活起居,這種“看得見”的腐敗更易損傷執政基礎。衛生領域的商業賄賂、醫療中的不正之風和食藥安全問題、教育亂收費、大學基建工程腐敗、科研腐敗和學術造假,農業領域的種糧直補、農機補貼克扣等違法違紀行為,種種腐敗現象清晰的暴露了腐敗向民生社會領域蔓延的可怕現實。因為這種腐敗行為侵害的是民生政策的“紅利”和基層群眾的切身利益,損害的是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權力不分大小,反腐絕無止時。權力再小,若監管和制衡機制一步缺位,都會造成制度漏洞,變領導干部為碩鼠。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完善相關審批、驗收、審計等監管制度,加大對財政資金的監管力度,增加公開性、公平性和透明度。同時,還要優化干部激勵和考核評價機制,隻有扎牢籠子,豎起棍子,才能讓領導干部切實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必腐”,才能讓民生紅利真正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