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近期,中央領導在講話中一再強調,要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使之“不敢腐”。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對干部加強日常監督管理,逐步實現“不能腐”。(2014年5月18日新華網)
記得在電影《私人定制》中有一段台詞說到:“領導干部為什麼一定要腐?刀架脖子上讓你腐了嗎?”恐怕即便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答案,也能說出答案。因為誰都不會拿生命開玩笑,誰都不會在刀架脖子上還去想貪、想腐。
也正因如此,中紀委十八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反腐工作的三個層面,即讓領導干部“不想腐”、“不能腐”和“不敢腐”。也就是說,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無疑就是要把“刀架脖子上”,不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就是要向全黨全社會表明,我們所說的不論什麼人,不論其職務多高,隻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
正像分析人士所指出的,一段時間以來,查處領導干部貪污腐敗力度不斷加強,包括郭永祥、倪發科、陳柏槐三名已經卸任的省部級官員被查處,提拔為貴州省委常委才9個月的遵義市委書記廖少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處,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處……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表明,不論是已經退位的、剛剛提拔的,還是專職反腐的,隻要違紀違法都不會放過。具體來說就是“三個不放過”:“下山老虎”不放過:一年3名卸任副部級官員被查﹔“上山老虎”不放過:帶病提拔不能“一筆勾銷”﹔“紀檢老虎”不放過:紀檢系統向“自家人”開刀。
如果說,延安時期“厲行廉潔政治,嚴懲公務人員之貪污行為”,邊區政府成為“廉潔政府”的典范,延安迎來了黨群、軍民關系魚水情深的新時代。那麼,新的歷史時期,“三個不放過”見証了懲治腐敗的力度,體現了中央的反腐決心,也再次提振了全民的反腐信心,這是為延安時期黨群、干群水乳交融、血肉相連的好作風、好風氣快速回歸“清場地”,既令人感慨,也給人啟迪。
筆者感到,反腐敗斗爭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強渡大渡河”的重要關頭,除了橫下一條心、殺出一條血路,沒有選擇﹔除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攻堅克險,沒有他途。隻有“三個不放過”,才能為新的“強渡大渡河”爭得時間,贏得主動,更為腐敗分子敲響“伸手必被捉”的喪鐘。
如此說來,抵制誘惑確實很難,墮落卻不廢吹灰之力。但如果墮落的代價過於嚴重,觸犯紀律就是觸到“帶電的高壓線”,觸犯法律就是觸到“雷區裡的導火線”,那麼,黨員干部在面臨誘惑時必然出於利益選擇而三思一番、就此止步。這就是“不想腐”、“不能腐”和“不敢腐”,是“刀架脖子上不讓你腐。”如果對此繼續執迷不悟,不管是“下山老虎”,還是“上山老虎”以及“紀檢老虎”,都會在“三個不放過”的重拳之下,“喪命”於當今的“景陽岡”。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