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斯春
湖南衡陽女子曾巧娟,被冒名頂替“入編”兩年渾不覺。國企招聘畢業生出細則:省會及以下城市放開落戶條件,除涉密等特殊崗位外,招聘實行全公開。又是一年畢業季,國企、事業單位招聘改革還需走多遠?(據5月19日人民網)
如果不是打工辦理社保,曾巧娟至今還蒙在鼓裡﹔如果不是網絡信息曝光,真不知道還有多少“冒名頂替”上演。在這個“拼爹”的時代,一張“好文憑”竟抵不上一個“好爸爸”,公權異化為“私器”,讓“公平公正公開”的招聘節操碎了一地。
俗話說:“十年寒窗苦,一朝功名就”。苦苦等待事業編制、工作機會的曾巧娟,在激烈的人事競崗中敗下陣來,輸的不是能力是“家門”﹔頂替者聶小力,憑借著“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庇護,拿著曾巧娟的相關資料,端起所謂的“鐵飯碗”。前后對比,都是權力“扭曲異化”下的“怪蛋”,都是信息不公開種的“惡果”。
曾巧娟被“冒名頂替”絕不是個案,“蘿卜招聘”還在上演。給國企、事業單位招聘涂上“防腐劑”,就是要在陽光下進行,實行信息全程公開,置於社會輿論和群眾的監督之下,惟“實力”論英雄,讓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可想而知,曾巧娟被“冒名頂替”,可謂是“漏洞百出”,但是在權力的“庇護”下,“一路綠燈”、“暢通無阻”,這也就難怪時下“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論調調侃。
權力即信息,尤其在地方單位的編制問題上,若無鐵規發力、禁令生威,“公家門”難免淪為走親戚、攀關系的“泛濫地”,公權也將化為“私器”,讓權力蒙羞,讓黨和政府形象受損。國務院人社部出台細則促進就業公平,無疑給廣大畢業生帶去了福音。但是如何讓政策落地、取信於民,關鍵還是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給廣大畢業生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舞台,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相關專題 |
· 惠斯春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