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解決“四風”問題別忘規劃黨內稱呼

林偉

2014年05月16日10: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長期以來,我們黨內習慣以“同志”相互稱呼。互稱同志,代表著一種民主與平等、親近與尊重。然而,曾幾何時,這種親切稱呼卻被“頭兒”、“老板”、“老大”或“哥們”、“兄弟”等所取代,出現了江湖化、庸俗化傾向。一個稱呼,雖看似小事,卻折射出一定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不可輕視。

也正因如此,近日,廣東省紀委發出關於嚴明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之間稱呼紀律的通知,指出當前廣東省黨政機關部分黨員干部受官僚主義、宗派主義、“江湖習氣”等不良風氣的影響,把同事、同志間的稱呼庸俗化,有的稱領導為“老板”、“老大”,有的稱下屬為“哥們”、“兄弟”等,破壞黨內民主,損害公仆形象,與黨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質極不相稱。

筆者認為,此通知帶來一股清新之氣,值得點贊、值得“擴散”。稱呼,可以反映出雙方的社會關系。在封建社會,“萬歲”、“老爺”、“小人”、“奴才”等稱呼,直接拉開了封建帝王、官員與平民百姓的等級和距離。現如今,我們黨不是朋黨,不是幫會,黨內不能稱兄道弟,更沒有龍頭老大。“頭兒”、“老板”、“老大”之類的稱呼,無形中把一些市儈氣、江湖氣帶到黨內來,同樣人為地拉開了人際距離,扭曲了黨內和社會生活中成員之間互相平等的關系,在不知不覺中損害了連接干部群眾的感情紐帶,影響了黨的純潔性。

正像通知中所說的,稱呼問題反映了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和道德修養,直接關系黨員干部隊伍的戰斗力、凝聚力,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所以,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廣東省紀委特別強調,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之間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稱呼,堅決糾正“四風”在稱呼上的不良表現。

在筆者看來,規范黨內稱呼,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共產黨人,來自五湖四海,是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的,職務有高低之分,分工有千差萬別,都是人民勤務員。毛澤東同志早在1959年就提出要大家互稱同志,改變以職務相稱的舊習慣。為此,黨中央於1965年12月專門就這個問題發出了通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又一次重申了毛澤東同志的這一主張,要求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稱職銜。

由此觀之,黨內稱謂關乎黨的作風和形象,遠離“庸俗化”、“江湖氣”,讓黨內稱謂回歸“同志”,檢驗的是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是加強和改進黨風、密切聯系群眾的現實需要,也是黨內生活健康的一種具體體現。時下,我們正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聚焦解決“四風”問題。解決“四風”問題,不能忘記規劃黨內稱呼。黨內稱呼容不得“庸俗化”、“江湖氣”,不讓黨內稱呼變味,可以有效地制止黨內官僚之風、庸俗之氣的滋生蔓延,讓同志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純潔,讓黨內風氣變得更清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林偉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