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每天都想哭”的貪官給我們留下三點警示 

林偉

2014年05月12日15: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身囚裝,一頭短發已灰白,還沒問幾句,周光榮便情緒激動,掩面抹起眼淚,隨后竟痛哭起來:“我每天都想哭,每天都通宵通宵地睡不著覺,我后悔死了……”這是成都衛生局原局長周光榮獄中的“現狀”。(2014年5月9日《成都商報》)

記得清代張圻在《答周仲和書》中說“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儉。”說的是廉潔是做官極為重要的依靠,而節儉又是能夠保持廉潔的重要保証。把儉廉二字的關系要意分析的如此入木三分,透徹精辟,意在告誡我們:廉是為官的本分,也是為官的大德。為官之廉,就是不貪婪,不苟取,不見錢眼開,不貪贓枉法。而廉之根在儉,持儉才能守廉、興廉。

實話實話,這一警句格言用在周光榮身上,還是非常貼切的。今年63歲的周光榮曾官運亨通、風光無限,也曾是一個敬業、清廉的好干部﹔然而,從55歲開始,他最終沒能抵擋住物質、金錢、美色的誘惑,一步步滑向貪腐的犯罪深淵。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在55歲以前,可以說是為人正派、為官清廉﹔甚至兒子大學畢業后在家待業3年,他也沒為兒子的工作打過招呼。

由此觀之,人生之義,真的就在得失之間。而貪與廉又酷似於兄弟,兩者相輔相成,其之間距離僅有一步之遙,廉則度年如,貪則度如年。所以,周光榮案發人深省,在他55歲以后權力運用觀念發生了一個根本的轉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他有了“補償尋租”的觀念,這樣他不僅沒有守住為官的底線,也喪失了做人的立場。

也正因如此,筆者認為,人的一生猶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必須小心謹慎地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否則,一失足就會鑄成千古大錯,遺恨終生,即使是幡然有悟,也是悔之晚矣。“每天都想哭,通宵睡不著”的周光榮,就是典型例証,至少給我們三點警示。

位高權重當自省。周光榮案再次証明,世上有三樣東西能夠摧毀人的意志乃至人性和人倫,那就是權力、金錢、美色。而為官之人一旦失去自省,特別是失去監督,那麼權力就會成為一種交易的砝碼,結果必然導致其權欲膨脹,利令智昏,走上一條不歸路。

誘惑面前多自警。自警是抵御外來誘惑的“防火牆”,是蕩滌心靈塵埃的“清新劑”。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誘惑面前要守住一次清廉容易,要無數次甚至一輩子堅守清廉的陣地、永遠關閉腐敗欲望的大門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這就需要經常自我戒備、自我告誡、自我警覺、自敲警鐘,始終做到不因權重而失重,不因權輕而自輕,面對誘惑不喪失道德底線,不濫用手中權力,不迷失人生方向。

“下山路上”要自醒。人生如登山。一個人奮斗一輩子,取得事業上的成就,走上一定高位也不能算是“功德圓滿”,隻有善始善終,走好“下山路”,到年老身退后“安全著陸”,才算最后的成功。所以,下山路上,更要步步小心,防止陷入人情陷阱、金錢陷阱、色情陷阱。否則,到時候“每天都想哭,通宵睡不著”,是沒有用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林偉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