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干部考察材料要“多點靈氣”

飛翔

2014年05月12日15: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位多年從事干部工作的老組工說,評判一個干部考察材料的好與孬,就看它有沒有靈氣。如果有,那就把這個干部寫活了,刻畫得很到位,大家不見其人、隻看其材料,就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否則,就會顯得呆板、死沉,描繪不出一個干部的真實模樣來。

不過,大多干部考察材料也就缺靈氣。一來組織部門最鮮明的特征之一就是講規矩、重規范,特別是干部工作,更是一是一、二是二,考察材料也大多有固定模板,撰寫時往裡填內容就是,如此就像流水線生產,寫出來的考察材料大多大同小異﹔二來考察組在對考察情況進行匯總梳理時,有的害怕說重了影響提拔,說實了影響干部發展,因而字斟句酌,甚至刻意加工雕刻,如此撰寫出來的考察材料,多了一分“八股味”,少了一點靈氣。

由此可見,一些干部考察材料之所以缺少靈氣,主要是加工過了頭。為了體現干部工作嚴肅性而加工,為了達到提拔目的而加工,等等。如此加工,看似對干部工作負責、對干部本人負責,實則是最不負責的表現。根據《干部選拔任用條例》,考察過后,就是討論決定環節,如果提供的考察材料“千篇一律”、刻畫不到位,又如何能從中選出最為優秀的干部來﹔如果考察材料經過“深加工”,改變了原有之義、掩蓋了問題不足,很可能導致選錯干部,挫傷一大批干部的積極性,甚至還會危害一方百姓。

一個考察材料,說小點關系一個干部的一生,說大點可能影響一個地方的發展,必須刻畫准確、多點靈氣,真實呈現出一個“活靈活現”的干部來。為此,談話時要“深挖細問”,將談話引向深入,特別是要善於聽取談話對象的“弦外之音”,從中發現問題、做到追根究底﹔討論時要“務求准確”,真正把一個干部最為鮮明的特點勾勒出來,輪廓清楚明了﹔撰寫時要“原汁原味”,多用談話對象的原話,這些沒有經過加工的語言,更通俗易懂,也更能表現出一個干部的特質特點,比如“我們都稱他為老黃牛”、“她有點火炮脾氣”等等,這樣的話就很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飛翔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