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君
義烏招聘聘任制公務員,在浙江開啟了公務員聘任制的“破冰”之旅,打開了一條引才“新通道”,同時也打破了公務員“鐵飯碗”的常規概念。此次聘任制公務員招聘是從去年12月份開始,經過近5個月的資格審核、考試測評、考察和體檢,5名聘任制公務員將於近期走馬上任。(5月4日新華網)
《公務員法》第十六章“職位聘任”第九十五條明確規定:“機關根據工作需要,經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對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和輔助性職位實行聘任制。”所謂的聘任制公務員,是指在規定的行政編制和工資經費限額內,以合同形式聘任,依法履行公職,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而在民眾的心裡,這意味著,打破了公務員終身制的鐵飯碗,進入公務員隊伍也不再是進了一勞永逸的“保險箱”。
公務員聘任制早已不是新聞,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探索公務員聘任制。較早在廣東一帶有過試點,深圳2007年開始試點,2010年1月起,深圳實行所有新進入行政機關公務員一律實行聘任制。從去年12月份開始,經過近5個月的資格審核、考試測評、考察和體檢,5名義烏聘任制公務員將於近期走馬上任。
此起彼伏的公務員聘任制的報道可謂汗牛充棟,眼花繚亂,各種輿論普遍叫好。事實上,公務員聘任制之所以受到人們關注,其一,可以說,實行公務員聘任制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其可以免除體制內“進一個人就要終身負責”的后顧之憂和“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弊端。同時,能降低用人成本,也能使單位聘到了專業性比較強的人才。其二,公務員聘任制的“試水”,讓大家認為公務員這個“鐵飯碗”可能被打破,可以激活公務員體制的活力,對生活在“保險箱”裡的在職在編公務員形成一定的壓力,利用“鲇魚效應”,提高效率。
公務員聘任制的“試水”可以說是多地、長時進行,在看到“鐵飯碗”打破的希望和更多可能同時,更多網友進一步認識到:與龐大的公務員隊伍比較起來,聘任制公務員在人數比例上“微不足道”,而且實行聘任制公務員,一般只是那些專業技術比較強、執行性的、輔助性的崗位。
因此,在歡呼聘任制公務員“隻聞樓梯響,不見下樓人”的現實終於打破的同時,更要樹立起公務員聘任制“試水”不能越“試”越“水”,不能把公務員聘任制作為公務員隊伍建設的“丹方”,讓一杯水激起一池春水,一勞永逸。更要充分認識到其只是開辟了公務員隊伍引才的新通道,並非“美麗的蛻變”和“華麗的轉身”。由此,對諸如“年薪30萬元起”的公務員聘任制報道,正確看待,有效借鑒。
相關專題 |
· 冬君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