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任勞任樂”才是勞動光榮的體現

趙艷生

2014年05月04日15: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目前,我省涌現出市級勞模5萬余人,省部級以上勞模9700余人。2014年春節前夕,省總工會籌集1389萬元,對2062名省部級以上困難勞模進行救助。(據4月28日《河北日報》)

現實中,勞動模范在普通勞動者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但是看到這一組數據,卻讓人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在全省9700余名省部級以上勞模中,卻有2千多人為困難勞模。這個現實讓人難以接受。

要知道,省部級以上勞模,不管是工資待遇、醫療、住房等都比普通勞動者要高出一大截。勞模都如此困難,可想而知,廣大普通勞動者,又會有多少“困難戶”等待救助呢?這肯定比勞模的比例要高得多。再聯想到那些依靠土裡刨食的農民,作為勞動者,農民的收入,相比城鎮居民還要低很多,他們又該如何?

我們總在喊“勞動最光榮”,但是光榮的背后,不應該讓勞動者依然處在貧困狀態之中。貧困不是光榮勞動的目的,脫貧是勞動永遠的追求。勞動者們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來卻不能老有所依、病有所養,還要依靠救助才能生存,這有悖於勞動光榮的口號。勞動光榮,必須要讓勞動者外化於行,內化於心,由內向外洋溢著幸福。

每當五一勞動節,“讓勞動者體面的勞動,有尊嚴的生活”這句話就會被提起。什麼是體面的勞動,就是讓勞動者勞動時有面子,依法勞動,按勞所得,勞有所樂。而有尊嚴的生活,就是生活中不被歧視,老有所依,病有所養,娛有所樂。體面的勞動,有尊嚴的生活就是要能讓勞動者做到任勞而不任怨,而是“任樂”。

而要想勞動者體面的勞動,有尊嚴的生活,必須提高勞動者的待遇,做好對勞動者的保障。所以,必須打破以往對勞動者困后“補血”救濟的方法,而必須探索和制定困前預防的方案。必須完善和健全對勞動者的保障體制和機制,做到困難面前未雨綢繆,風險將至早有防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趙娟)
相關專題
· 老兵808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