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生
京津冀一體化的初衷之一,是破解北京當前擁堵、污染等問題。京津冀一體化不能變成北京向天津、河北兩地‘甩包袱’的行為。(據4月24日新華網)
近年來,京津冀發展很不協調。京津高速發展,但是都患上了大城市病,特別是北京,擁堵嚴重。
天津也是一樣,雖然沒有“首堵”厲害,但如果天津不提早謀劃,相信用不了幾年,也會如同北京一樣,成為北方“首堵”之外名符其實的“二堵”。
而對於河北來說,除了與京津同樣面臨環境污染的難題待解之外,發展是現在最大的難題。作為東部沿海省份,由於北京、天津對人才、資金等的虹吸效應,發展卻一直處在中部的水平,甚至低於全國發展的平均水平。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環抱京津,卻出現了環京津貧困帶,這讓河北簡直成了懷揣“金飯碗”的“叫花子”。
對京津冀各自來說,三地面臨的困難就像是一個個被打了死結的包袱。多年來各自悶著頭、各顧各地解,也沒有解開。這些包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負擔,是一體化的累贅。
人們都知道卸下包袱方能輕裝前行。但是,對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一體化來說,並不是相互間甩包袱的問題。誰都想卸包袱,包袱卸下來,也就沒有地方放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解開包袱,這才是輕裝前行的根本。
包袱是困難,而團結是力量。現實中,家人或朋友有了困難,大家都能與他們圍坐在一起,一起研究討論解決困難的對策。這就是抱團,這就是群策群力,隻有大家團結到一起,方能戰勝一切困難,化解一切難題。對於京津冀一體化來說,也需要抱團,需要坐下來一起討論研究,群策群力解開包袱。隻有這樣三地才能攜手輕裝前行,隻有這樣京津冀一體化才名符其實。
其實,面對包袱,解開包袱也還有另一個目的。任何事都具有兩面性,都應該辯証的看。京津冀一體化的包袱裡有難題,也存在商機。就拿環境污染來說,雖然環境污染是三地共同的包袱,但治理環境污染也能成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不竭動力。
治理環境污染,需要巨大的投入,這對綠色節能、新能源、治污企業等,都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包袱對他們來說,裡面裝的不是困難,而是“真金白銀”,是發展千載難逢的良機。
京津冀一體化,考驗的是三地執政者和人民解開包袱、化解難題的智慧與實現協同發展的決心。相信隻要放開“一畝三分地”的私利,三地定能手挽手輕裝前行。
相關專題 |
· 老兵808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