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習近平與賈大山友誼給我們的啟示

郭俊奎

2014年04月23日15: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4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載了李春雷的文章《習近平與賈大山交往紀事》, 記述了1982年3月,習近平在正定縣任縣委副書記時,與著名作家賈大山純潔、健康、真誠交往的一段故事。讀了這段故事,筆者確實被深深地打動了。他們的交往不是基於權力、金錢的世俗交換,而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君子之交。他們的君子之風給我們很多啟示。

茫茫人海,紅塵滾滾,人與人能夠彼此走到一起,相互認識,相互了解,相互走近,並產生友誼,實在是一種緣分。很多人都很珍惜這種緣分,都想得到這份友誼,都想在與朋友的互相幫助中生活的更幸福。然而,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有些人的友誼觀卻發生了質的變化。比如,有的人與人交往不是出以真心,順其自然,而是信奉“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的人生哲學,見到對自己有用、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人刻意交往,為以后“互相利用”打基礎﹔有的干脆把友誼變成了交易,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放棄做人的原則,忘卻法律法規的威嚴,什麼互利互惠的事都敢辦。這樣一來,往往使高尚的友誼變成了為人所不齒的“小人之交”,不但害人也害己。

其實,友誼是人與人相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相互認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賞、相互感知的感情。真正的友誼意味著忠誠、默契、信任、無求、犧牲。當年習近平與賈大山的友情就屬此類。有一位詩人曾這樣說:友誼若是一位偉大而和藹的母親,那朋友就是她那溫暖而熟悉的手﹔友誼若是一位無私的老師,那朋友就是她那傳授知識的教鞭﹔友誼若是一首優美的詩篇,那朋友就是那詩歌中的精髓。真正的友誼不是吃吃喝喝你來我往,不是無所事事形影不離,不是稱兄道弟相互幫忙,而是朋友之間彼此心靈的溝通,是時時刻刻對對方的理解與關注,沒有任何附加條件。你若獲得了成功,朋友能分享你的歡樂﹔你如遇到挫折,朋友願承擔你的傷痛﹔一事當前,朋友能主動站出代為籌劃﹔緊要關頭,朋友會悄無聲息默默相助。而且,不管是你誤解怨恨,還是心存感激,朋友都會無怨無悔,竭盡全力。同時,對你的缺點,朋友會毫不留情,和盤托出,給你難堪,讓你汗顏。擁有了這樣的友誼,你就擁有了一個平靜而幽雅的港灣,生活就增添了一分溫馨。當然你的面前也多了一面鏡子,生活中、學習中就多了一分自我約束的力量。為了能坦然地面對朋友的友誼,為了回報朋友的真誠,你就不能有絲毫的放鬆,更不能肆意妄為。所以,真正的朋友是給你激勵、催你奮進的人。真正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對那種為了某種目的而和你結交的人,一定要警惕,絕不能把友誼當成相互辦事的工具。

商品社會,人們的功利意識日益強烈,很多人與人交往戴著厚厚的面具,彼此之間敞開心扉暢談,毫無顧忌的哭與笑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保持友誼的純潔性?我覺得,首先,交友要純潔。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是對一些生活現象的准確概括。因為,結交了本質不好的朋友,久而久之你也會染上各種惡習。比如,朋友奢侈、一擲千金,你很難保持節儉﹔朋友不學無術、輕薄淺陋,你靜下心來讀書恐怕也不容易。有人說:“與狗一起躺下的人,起來滿身跳蚤”,話雖刻薄了點,卻也有幾分道理。其次,與朋友交往要純潔。自古以來人們對朋友交往有兩種不同的見解。一種意見認為:禮多人不怪。這種人會以無休止的禮尚往來密切關系﹔另一種意見是提倡朋友間多做思想上、學習上的交流,互相砥礪,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我認為,后面一種意見最符合國情、人情。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講過一句令人深思的話:不要靠饋贈獲得朋友。那種把友誼當作交易,以饋贈多少來衡量友誼輕重的做法,本身就是對友誼的褻瀆。庄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如果把朋友關系演變為互相利用的金錢關系,勢必“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短”,說話辦事不能堅持原則,會為謀私者開方便之門。如果這樣,哪還有什麼朋友情誼?分明是一方手持釣餌,另一方上鉤,二者同流合污,表面上親親熱熱,實際上互相利用。許多被公開曝光的腐敗案中,都有類似的表面朋友。所以,朋友之間來往,應把交流思想、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在困難中互相幫助作為主旨,在坦蕩、真誠的交往中,使自己生命的質量、人生的品位不斷得到提高,使相互之間的友誼不斷升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郭俊奎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