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貪官“小打小鬧”56次被“拿下”的警示(

林偉

2014年04月08日15: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雖然每次受賄金額從未突破5萬元,與動輒受賄幾十萬、上百萬的大貪相比,隻能算個“小貪”,但因為在10年仕途生涯中屢屢伸手,受賄金額累積起來也多達80余萬元,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拿”。經河南省南召縣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張偉君日前因犯受賄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2014年4月4日《檢察日報》)

記得春秋末年有一本解釋孔子學說的書叫《左傳》,在《左傳·襄公十五》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宋國有人得到一塊玉石,把它獻給賢臣子罕。子罕拒絕接受。獻玉的人說:我已經拿給玉石匠人看了,匠人說這是寶貝,所以,我才敢把它送給您。子罕說:我以不貪為寶,你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子罕胸懷坦蕩,廉潔自守,以不貪為寶的品質令人欽佩,這也是他為官做人的底線。

試想,如果我們人人都能這樣守住自己做人為官的底線,守得住“廉潔”之寶,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免於墮落。遺憾的是,許多為官之人,不能見賢思齊,以金錢、美色為寶,經不起誘惑,迷失了方向,在官位上漸行漸遠,由小撈變成巨貪,最終做了金錢的俘虜。河南鄧州市原市委秘書長張偉君就是其中典型的例証。

利用擔任河南省西峽縣西坪鎮黨委書記、西峽縣副縣長、西峽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桐柏縣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鄧州市市委常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的便利條件,張偉君先后56次收受他人賄賂共計人民幣78.3萬元,歐元2000元,供自己和情婦日常開支。最吸引眼球的是,他每次受賄金額從未突破5萬元,屬於“小打小鬧”型的,自以為這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最佳聚斂錢財方式。

然而,他恰恰忘記了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曾經告誡過:“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更有民間俗語提醒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人在做,天看著”,“舉頭三尺有神明”。特別是老一輩革命家陳毅元帥在《七古·手莫伸》一詩中更是諄諄告誡:“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和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任何人如若膽敢以權謀私,以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做籌碼,伸手謀取不法之利,都將接受黨紀國法的嚴懲,這是一種定律。時至今日在張偉君身上,再一次印証了這些顛扑不破的“計算公式”。

也正因如此,筆者認為,對於張偉君的“今天”,我們千萬不能“當笑話聽、當故事傳”。張偉君之所以嚴重違紀違法、走向腐敗深淵,除了疏於管理監督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放鬆乃至放棄了主觀世界的改造,理想信念動搖,精神支柱坍塌,思想道德滑坡,價值觀念扭曲。思想道德防線一旦失守,如果遇上合適的土壤和環境,腐敗行為的發生就很難避免。

所以,“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對於黨員干部來說,“清廉”,才是最好的寶貝,要始終保持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警覺清醒的心態,時刻警惕不要在權力、金錢、美色面前倒下去、垮下去。古人常說要“常懷律己之心”,對此,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趙娟)
相關專題
· 林偉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