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招標亂象是監管漏洞滋生的“破窗效應”

陳央

2014年04月04日11: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從“圍標”“串標”“蘿卜門檻”到層層轉包滋生權力“掮客”……工程建設領域中招投標亂象頻生,一些地方甚至出現畫工當上建造工程師、廚師當上監理工程師、司機當上了安全員的“怪現象”。(新華網 4月2日)

“有時,看似有十幾家企業參與投標,實際上僅為一家幕后操縱。”有的通過組織、聯系和挂靠、借用、收買多家公司對項目實施圍標,大肆進行“串標”犯罪活動,再通過轉賣所中標項目的方式,謀取非法利益。一些工程建設項目往往剛進入招投標環節,就在官商勾結之下,通過肆意操縱投標,形成牽涉面廣且嚴密的“黑色鏈條”。招標方“量身定做”,設置門檻實現“蘿卜招標”﹔將整體項目“化整為零”,使之達不到法定招標工程規模標准,繼而採取“邀標”方式定標﹔採取“釣魚”方式,中標方先低價競標成功,再勾結招標方變更工程設計方案或追加工程量,達到牟利目的。

這些招標過程中的亂象,不僅使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証,也滋生了貪腐現象,損害了公共利益。目前,招投標環境污染過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制度漏洞大,導致監管留白,暗箱操作空間大。許多招投標項目,全靠單位個體運作,或集中在領導層,小項目直接領導拍板,即使操作漏洞百出,也能在表面上做得干干淨淨,使亂象缺乏“証據”,沒有“跡象”。許多領導手握著“金山芋”,商人趨之若鹜,自身也看著“眼紅”,本著“互惠互利”和“強強聯合”暗搞一通“蘿卜投標”,最后兜一圈肥差還是攥在自己手裡,附加值還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相關單位對企業中標后監管不嚴,使個別不法商人層層轉包,大建豆腐渣工程,縱容了串標等非法行為,這些黑幕,都是制度和監管上的漏洞讓少數人瓜分了社會公共紅利。

招投標項目,是關乎地區發展和民生的大事,不可草草了之,不能縱容了個別人的投機行為,要嚴防招投標過程中的“黑幕”,要加快制度建設,及時堵住漏洞,建立陽光透明的招投標環境。要不斷嚴格招投標審批程序,設置“高門檻”,建立誠信檔案和信用黑名單,阻止一些沒有資質的企業串標等非法行為。要強化監督實效,讓招投標過程中隻有規定動作,沒有自選動作,徹底拴住干部伸向項目的手,要加大違法亂紀行為的懲處力度,建立時時監管機制,確保監管不留死角,強化投標后的施工監管,健全責任追究辦法,建立責任倒查機制,不留監管死角。

招投標中的亂象,歸根到底還是制度和監管的滯后,才讓個別投機分子強佔了先機。要杜絕這種亂象,,就要在監管上加足馬力,用監管實效來還原風清氣正的招投標環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