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025
當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建立10年、中歐建交近40年之際,3月22日至4月1日,習近平主席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核安全峰會。習近平主席出訪11天拉近了中歐關系,雙方迎來升級的機遇。
中歐關系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經歷了國際風雲變幻,走上了健康穩定發展的上升通道,特別是2003年中國同歐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啟了雙方關系歷史性的篇章。十年來,中歐關系內涵不斷豐富,雙方利益融合日益緊密,各領域合作取得長足進展。中歐雙方貿易額在10年間翻了兩番,2013年達到5591億美元。現在,雙方每年人員往來達到550多萬人次,互派留學生27萬多人。這些數字的背后,是中歐友誼和合作給雙方人民帶來了更豐富的商品、更多的工作崗位、更好的學習機會。
中歐人口和經濟總量分別佔到世界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社會信息化蓬勃發展的今天,中歐關系的影響已經超越雙邊,越來越具有全球性戰略意義。中歐關系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僅符合中歐雙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習近平主席3月31日訪問歐盟總部期間,中歐雙方發表了《關於深化互利共贏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雙方一致認為中國國家主席對歐盟的首次訪問是中歐關系史上的裡程碑。雙方歡迎中歐關系近40年取得長足發展,認為這有利於中歐雙方以及整個世界。雙方強調決心加強全球層面合作。雙方願加深對彼此發展選擇的理解。歐盟支持中國全面深化改革、認同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國支持歐盟一體化建設,認同歐盟加強經濟與貨幣聯盟建設。
諸多的雙方一致意見,凸顯出共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的同一目標。可以說,主張世界多極化是中歐關系的戰略基礎、追求互利共贏是中歐合作的基本特征、倡導文明多元是中歐交流的獨特優勢。習近平主席11天近90場活動,中國密集的“魅力攻勢”讓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最大經濟組織碰出激情的火花。據媒體報道,外界的突出感受是中歐關系熱絡:受訪國政府“傾其所有”,呼應習近平帶來多個“第一次”:擔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訪問歐盟國家、中荷建交后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荷蘭、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歐盟總部。
從“三十而立”走向“四十不惑”。十年彈指一揮間,中歐關系成績斐然。展望未來,中歐關系被時代的潮流和雙方的發展訴求賦予了新的內涵。合作共贏,把貿易摩擦的火花壓下去,讓繁榮發展的火焰旺起來。相信在政治上相互理解尊重、經濟上開放合作、人文交流上互鑒共榮、國際事務中溝通協調,中歐之路會越走越好,越走越寬!(冬君)
相關專題 |
· 冬君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