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公私不分”會讓權力與墜落勾肩搭背

林偉

2014年03月31日15: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這次通報曝光的紀檢監察和檢察機關查處的九起案件,旨在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希望廣大黨員干部從中吸取深刻教訓,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教導的“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以此為鏡,引以為戒。這是海南省九名干部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通報中的一段話。(2014年3月10日《人民日報》)

記得漢代戴德在《大戴禮記·主言》中講道:“君子見利思辱,見惡四詬,嗜欲思恥,憤怒思患,君子終身守此戰戰也。”這裡所強調的是,君子見到利益要思考可能受到的污辱,見到丑惡的東西要考慮會被人罵,想滿足一種特殊欲望時要考慮到可能帶來的恥辱,憤怒時要考慮到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一生要守住,而且要戰戰兢兢。

因為人生道路上有許多陷阱,人的性格也有諸多弱點,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對誘惑,隻有堅守“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的堅強理念,才可能有正確的道德價值取向,才能帶動內心嚴格的理性自律,才能產生抵制誘惑、遠離誘惑的的勇氣和正氣,不至於陷入違紀違法的泥潭。

顯然,通報中提到的海南省高級體育運動技術學校原校長康閩利:套取侵吞公款據為己有﹔三亞市人民醫院原院長姚震:工程項目建設及藥品採購過程中收受賄賂﹔文昌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呂詩強:幫助他人取得工程項目收受賄賂﹔陵水縣原副縣長楊運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中收受賄賂等,恰恰在這方面打了“敗仗”被“雙開”,其慘痛的教訓再次告誡我們:公私不分,追求無條件的物欲,結局必然是水中撈月空歡喜、竹籃打水一場空。隻有嚴格要求自己,練好在物欲橫流面前“不動心”的內功,做到公私分明,不放縱,不越軌,不欺於“暗室”,才是抗得住生活中的寂寞,抗得住物質上的清貧,抗得住酒色利祿的誘惑,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工作上的清正廉潔、情趣上的健康高尚。

也正因如此,筆者認為,通報中提到,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教導的“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以此為鏡,引以為戒,值得各級黨員干部正視之、謹待之、踐行之。

人活在世上,活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隻要保持思想上、靈魂上的干淨、純潔,就能一塵不染、高風亮節、無私無畏﹔隻要心系一種信念,胸懷一腔正氣,就能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否則,就很難劃清公私分明的界限,守住道德情操的底線,就難免讓權力與墜落勾肩搭背,沉湎於燈紅酒綠、流連於聲色犬馬,最終因玩火而自焚。

所以,“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黨員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一生要守住,而且要戰戰兢兢”,這是黨員干部的一道坎、一道梁。這道坎、這道梁是衡量黨員干部道德修養、職業操守、精神境界的一塊試金石。沒有一心為公的道德修養、缺乏廉潔自律的高度自覺、遺失忠於職守的精神、不具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境界,就永遠邁不過去這道坎、翻不過去這道梁。即便是僥幸“過去”了,“翻車”也是早晚的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林偉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