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清流
剛結束全國“兩會”,李先念之女李小林便回到故鄉紅安。14日,在李先念故居紀念園,她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她回憶,改革開放后,李先念有一次在飯桌上對孩子們嚴厲地說:“你們誰要經商,打斷你們的腿。”時至今日,李家的4個子女沒有一個人下海。(2014年03月17日《長江日報》)
說起李先念,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可說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百度百科有這樣一段評價:“李先念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李先念曾經主管國家經濟工作26年,擔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等要職。
在普通老百姓看來,李先念的子女無論是經商,還是從政,可謂“近水樓台”,“拼爹”優勢幾乎無人能與之相比,絕對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可是李先念“你們誰要經商,打斷你們的腿”這個近乎不近人情的“家風”,不僅為各級領導干部樹立了學習的楷模,而且為如何深化反腐敗斗爭提供了極其有益的借鑒。
李小林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如是說:“父親教育子女非常嚴格。他對外人比我們寬容。父親就是要求我們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要去追求當官,不能賺錢,更不需要出名,把工作做好就行了。這就是我們的家風”。
曾幾何時,隻要一提起“當官”、“賺錢”字眼,老百姓就會立馬與“高干”二字聯系起來,深知二者之間無與倫比的奧秘所在,一直以來,坊間對此也多有各色議論。可是議論的結果,老百姓隻得無奈地嘆息“認命”。而像李小林如此坦然地面對媒體說“(父親)不讓兒女經商,我們做到了”,確實令人感到難能可貴。
李先念的“家風”之所以令人為之欽敬,甚至成為當今社會稀缺的寶貴資源,愚以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正確的權力觀。李先念為何堅決不讓自己的子女“經商賺錢”?因為誰都明白,當權力游離於“籠子”之外的時候,憑借老子手中絕對可以叱咤風雲、呼風喚雨的權力,不竭財源便會向經商子女滾滾而來,想擋都擋不住,這並不是由子女有沒有經商才能所決定,而是由權力大小所決定。所以說,李先念表面上不讓子女經商賺錢,實質上是珍惜人民賦予的神聖權力,能夠自覺做到公權不為私用。
高度的自律觀。李先念1992年6月21日在北京病逝之前,他曾目睹和親身經歷了那場以“反官倒”、“反腐敗”為導火索的政治風波,深知高干子女經商將會帶來的嚴重后果。此前,中央也曾下發《關於共產黨員在經濟方面違法違紀黨紀處分的若干規定(試行) 》等類似后來的《廉政准則》,而李先念能夠嚴於律己,並立下“家風”“鐵規”不讓子女染指商界,反映出其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自律觀念。
淡泊的名利觀。李先念“家風”中要求子女“做普通人”,“不要去追求當官,不能賺錢更不需要出名,把工作做好就行了”,他還一再叮囑李小林說“你干什麼我都不反對,但你干一行就要把它干好”,折射出了李先念淡泊的名利觀。而正是這種淡泊的名利觀,使得李先念的4個子女在普通工作崗位上一直低調做人,踏實做事,與“我爸是李剛”之輩形成天壤之別,更是對“拼爹”積習的無情撻伐。
不二的誠信觀。李先念“家風”之所以令人欽敬,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他一言九鼎、說到做到。他們的“家風”,既不是“花瓶”,也非“花拳”,4個子女沒有一個人經商賺錢的實際行動勝過萬言詮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李先念不僅一直這樣嚴格要求家人,而且處處以身作則,始終保持節儉朴素品質,足使那些“崽賣爺田心不疼”大肆揮霍納稅人血汗錢的官員無地自容。
《顏氏家訓》說過:“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舔犢之情人皆有之,無可厚非。但執政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的領導干部,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絕不能為了子女的位子、票子公權私用。常言道: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兒女是父母的影子。而在公眾熱切呼喚社會公平、司法公正,翹首期盼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今天,李先念的“家風”不正是各級領導干部可資殷鑒的一面鏡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