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干部少一些自在,群眾就多一些自在。”一年多來,中央先后出台了《關於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關於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等17項禁令,打造為政“戒尺”,將干部的吃、住、用、行等方面全面管起來,讓干部少了自在。(2014年3月18日《人民日報》)
記得有名俗語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和“矩”都是木匠使用的工具,沒有“規”和“矩”,木匠當然無法做成標准的方形或圓形的東西。這句俗語所強調的就是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規矩、規則、做法,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各級黨員干部作為人民公仆,更應該守好自己的規矩,即:黨紀、國法、規章、制度、條例以及黨內的嚴肅的組織要求等。這是工作所需、事業所需、發展所需,也是一名黨員干部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
我們都知道,中央先后出台的17項禁令,大到樓堂館所、公務用車,小到賀卡、煙花爆竹等“灰色領域”,打造了360度的為政“戒尺”,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反對“四風”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有力抓手,也為各級黨員干部的行為立下了17道“規矩”。各級黨員干部必須堅持規矩面前人人平等,不為面子所為難,不為壓力所動搖,不為人情所走樣,做到堅持原則不動搖、履行程序不變通、遵守規矩不放鬆。
要知道,這17項禁令看似給黨員干部設定了許多條條框框,“不僅管房、管車,還禁煙、禁吃喝”,“不僅管節日,連日常工作生活也被管了起來”,讓人感覺不適應、“不自在”。但是,細細想來,這17項禁令無疑是給黨員干部帶上了“護身符”,是在關愛和保護黨員干部。
近年來,有的黨員干部養成了辦公設施講氣派、公務用車講檔次、公款吃喝講排場等奢靡習性,造成大量公共財政資金的浪費,受到了黨紀國法的懲處﹔有的黨員干部手中掌握著公權力,在迎來送往中混淆公與私、人情與賄賂的邊界,在糖衣炮彈的侵襲,奢靡享樂等不正之風面前打了敗仗,貪圖安逸、耽於享受,入高檔會所、泡歌廳舞廳,甚至尋求感官刺激,斗酒賭博,包養情人……走向了腐化墮落的不歸路。究其原因,就在於他們懂規矩而不守規矩,最終難得“方圓”。
由此觀之,17項禁令,禁的是鋪張浪費,止的是公權濫用,防的是腐化墮落。這正像報道所言,“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從嚴管理干部,就是要通過一樁樁具體事情、一條條監管禁令,細細編織管住權力的“籠子”。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源清則流潔。17項禁令就像是17道“緊箍咒”,不僅“束縛”了一些黨員干部往日“自由”的手腳,也讓各級黨員干部擁有了拒腐防變、抵御風險的“防身術”,多了一些敬畏之心。一事當前,想想是不是符合“規矩”,有沒有超越邊界,這既是對自身的一種約束,更是對自我的最好保護。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