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君
13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勝利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在回答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提問時,李克強說,“中國黨和政府反對腐敗的意志和決心是一貫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有貪必反、有腐必懲,取得新成效,我們會堅持不懈地做下去。”
“對於腐敗分子和腐敗行為,我們實行的是‘零容忍’。中國是法治國家,不論是誰,不論職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隻要是觸犯了黨紀國法,就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懲治。”李克強說,“腐敗是人民政府的天敵,我們要用法治的思維,用制度來管權、管錢。今年要繼續推進簡政放權,而且要加快推進‘權力清單’公布,界定權力的邊界,防止濫用權力。”李克強表示,對於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一些領域,比如像土地出讓金收入、礦產權的轉讓等,要全面審計,要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讓權力尋租行為、讓腐敗現象無藏身之地。
我國正處於改革開放攻堅期、反腐治標關鍵期和公眾輿情關切期,反腐敗從撇清發展的尋租經濟“水分”,濾掉社會的奢靡風氣“糖分”,減少改革的利益沖突“戲份”等方面體現並仍將體現出經濟治理、政治治理和社會治理的“多功能”。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一個個貪官落馬,我們撫掌稱快。不僅打老虎,而且拍蒼蠅,這傳遞著有案必查、有腐必懲的決心。
總理“零容忍”的要求,需要得以硬落實。隻有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要用完善的法律體系和制度體系編織制度的籠子,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進一步查找“籠子”漏洞、體制障礙,制定完善有關職務權力運行的相關制度,使其進一步科學化、規范化。杜絕“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權力是“掙”來的,可以用來謀私牟利等歪風邪氣,形成關鍵崗位、主要領導干部不能腐敗、不敢腐敗、不願腐敗的輿論氛圍。
落實總理“零容忍”要求,要全面引入社會監督和問責機制。既要“彈鋼琴”,也要“牽牛鼻子”,在深入分析腐敗的多發領域、易發人群、突出環節的基礎上,要抓好制度公開,將制度籠子的具體措施和細則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把制度落實情況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堅持群眾評判,積極探索力民主評議、民意調查等辦法,引入群眾評判機制,定期開展滿意度測評,促進干部作風持續改進﹔加強作風專項督查,對那些頂風違紀、作風不實不正、群眾意見突出的干部嚴厲查處,有效問責。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反腐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各種“老虎”、“蒼蠅”層出不窮,尋租路子也是五花八門。正與邪固然是辯証存在的,但是“邪魔高一尺、正道高一丈”。法治的根本目的就是堅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始終確保正必壓邪。高層著力強調“蒼蠅老虎一起打”,是決心更是行動,既讓貪官污吏身敗名裂,又給心存僥幸者敲響喪鐘。我們期待對腐敗的“零容忍”通過“硬措施”規范起來,執行開去,嚴格下去,喪鐘響起,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
相關專題 |
· 冬君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