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808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天華當被問到每月流量用不完即清零的規定是否合理,鐘天華表示,流量清零是國際慣例。“流量套餐就和肯德基套餐一樣,套餐一定是比單買要便宜。不能說到肯德基買個套餐,薯條吃完了,把雞腿還回去吧?”(3月8日《新快報》)
看了鐘天華流量套餐的“雞腿理論”,筆者認為流量套餐更不應該月末清零了。現在提倡“光盤行動”,即使買的肯德基套餐,我們只是吃了薯條,但是雞腿我們並不是想退回去,而是要打包帶走,因為大家都知道雞腿可以留到下一頓再吃。流量套餐,用不完就要被清零的做法很霸道,與肯德基雞腿完全不同。流量套餐的“雞腿理論”掩蓋不了企業的私心。
我們知道,流量套餐是運行商促銷的一種手段。流量套餐模式看似比單買便宜不少,但套餐更像是誘餌和圈套,消費者看到這誘惑很多人會主動咬鉤,而消費者一旦咬鉤,就中了運營商的圈套,因為不管用沒用,用了多少,每個月至少要消費那麼多錢。
分析運營商不允許消費者剩余流量“打包”,而是強硬的月末清零,主要是因為利益。一般情況下,消費者購買流量套餐會根據自己平時使用流量的多少略有盈余來購買。而平時使用的流量也如同果樹的“大年小年”,有的月份使用的多,有的月份使用的少。如果消費者剩余流量能夠打包,留到下個月使用,那麼消費者購買更便宜一點的流量套餐,就可以滿足全年的需要了。所以,消費者套餐流量打包的期望無異於與虎謀皮,這不符合運營商的利益。
流量清零而不能打包順延到下個月,這是移動運行商的霸王條款,但是作為消費者也隻能是逆來順受。因為在信息時代,誰也不可能離開網絡,離不開移動運營商。而對於處於壟斷地位的三大運營商來說,雖然各自之間存在競爭,但對於消費者,他們的利益和目標是一致的,隻有讓老百姓多花錢,他們才能多賺錢。
其實,流量套餐的本質問題不是剩余流量被清零還是能不能“打包”順延到下個月使用的問題。如果網絡流量資費下降到消費者不再在意流量的時候,還有誰會在意剩余的流量是被清零還是可以“打包”呢?
那麼現在的流量資費有沒有下降的空間呢?答案是肯定的。不管運營商怎樣自說自話推高成本,但還是有下降的空間。記得數年前,一些地方的移動公司就曾推出過20元包月不限流量的套餐。這說明20元包月不限流量,移動還是會賺錢。但是該套餐推出沒幾年,就被叫停了,因為運營商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流量套餐月末清零,流量資費居高不下,不得不問運營商的良心哪去了?信息時代,有良心的企業,特別是對於國有壟斷行業的企業來說,不能隻考慮企業自身的利益,而應該還利於民,還利於社會。
相關專題 |
· 老兵808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