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透視“59歲現象”莫被一葉障目

趙艷生

2014年02月27日10:5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社科院昨天發布法治藍皮書,總結去年反腐情況,公布國務院部門和省級政府測評結過,去年被查處的公職人員“59歲現象”明顯,五成官員退休前想再“撈一把”。(據2月25日大河網)

不可否認,“59歲現象”是一個有代表性的話題,特別是“五成官員退休前想再‘撈一把’”的標題很抓公眾的眼球。“五成官員”與“再想撈一把”結合到一起,似乎說明有一半的官員都存在退休前上演一次“最后的瘋狂”。但是筆者認為,“五成官員退休前想再‘撈一把’”本身就是偽命題。

其實,“五成官員退休前想再‘撈一把’”所指的“五成”,並不是指全國所有公務員中的“五成”,而是指去年查處的公務員中被披露出來的123人中的“五成”。這被查處的123名公職人員,都是証據確鑿的腐敗分子。這些人“59歲現象”明顯,並不是說當下全體公務員“59歲現象”就都很明顯。而文章的作者把“五成官員退休前想再‘撈一把’”當做文章的標題,這是典型的“標題黨”所為。

而且,這“五成”想“再撈一把”的官員,一個“再”字說明他們早已經腐敗,“撈一把”早已成為他們政治生命中的一部分。對於很多已經腐敗的黨員干部來講,“撈一把”如同吸毒,早已成癮,成了他們工作的一部分,而且也不是想戒就能戒掉。“再撈一把”無非是趁自己還在位,手中還有權力,在自己腐敗的賬單上多添上一筆罷了。

筆者在想,文章的作者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就是偷換概念,是在以偏概全。此作者是被123名被查處的腐敗分子的一葉而障目,他誤把看到的那片葉子當成了泰山,這是在誤導公眾,誤導媒體。展現了此文作者非常不嚴謹的文風。現實中,不僅僅有腐敗分子,也不斷涌現出一批批的優秀公務員,像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楊善洲、新時期廣大黨員干部的楷模牛玉儒等,“59歲”並不是他們難以逾越的“坎”。看待干部群體,不能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錯誤。

當然,對於干部中的“59歲現象”,雖然並不是“五成”的干部都存在退休前“撈一把”的心思,但這一現象也不容小覷。應該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特別是要把干部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堵住一些干部最后“撈一把”漏洞,以防止其腐敗,保住臨退干部們的晚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謝磊、趙娟)
相關專題
· 老兵808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