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銀
眾所周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領人們的思想行為、社會的精神風尚和發展方向的靈魂,不僅是關系社會穩定與國家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更對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有著重大的作用。為此,黨的十八大從國家、社會和公民三個層面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准則。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正是因為這三個“倡導”勾繪出一個國家的價值內核、一個社會的共同理想、億萬國民的精神家園,所以,在全社會激發起強烈的共鳴。特別是在當前價值觀出現多樣化乃至相互沖突,不少人出現困惑、迷茫、盲從的經濟轉型期,更加突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作用。
而我們黨所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樣的和諧社會,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也體現了民主與法治的統一、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活力與秩序的統一、科學與人文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同時,建設這樣一個和諧社會,不僅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更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正如網友們留言所說:在當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加強建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極強的現實針對性。
當前,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於提高價值主體的自覺性。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由國家、社會、個體三個層面構成的統一整體,其價值主體分別是國家、社會、個體。馬克思說過:“社會結構和國家總是從一定的個人的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因此,要把提升每個公民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作為重中之重,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養,尤其要重視官德建設,以此來促進全社會的道德建設。更何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中國共產黨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每個社會公民的神聖職責。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引導轉變成主導13億人思想和行動的道德責任感
同時,作為“興國之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應與中華優秀傳統文明結合起來,進一步發揚光大。所以,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應將中華文化發展歷史進程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吸收、提煉、改造並融入核心價值觀,這樣才能被全社會各階層成員所共同接受。這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隻有根植於人民自覺的行為意識和方式之中,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力量,真正發揮其魂的作用。
相關專題 |
·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劉純銀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