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跌倒的“人性”召喚價值觀“歸來”

汶水書生

2014年02月24日15: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看見一老人在商店門前摔倒,一熱心小伙兒上前將其扶起,不料卻被老人噎了一句“你害我干啥”?后在警方見証下,並調取監控錄像,還原了“老人自己倒地”的真相。這個宛如今年央視春晚小品《扶不扶》的“翻版”,近日在洛陽真實上演。(據2月20日中國日報網)

這場“翻版”的小品《扶不扶》如真實小品的結局,以真相大白收場。“翻版”小品中的小伙依然正氣凜然,但是“翻版”小品中的老太卻是依舊執迷不悟。面對社會中諸如此類不正現象,當如“翻版”小品中的小伙,浩氣長存,正氣依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回歸,共同鑄造良好的社會風氣之爐,燃盡不正之風的邪氣。

用“正義”戰勝“邪氣”。直道正言,石投水而必受﹔淫辭诐行,雪見晛而自消。”自古以來,邪不壓正,行正義之事,不畏邪氣之風。近來一則公交車上司機與乘客共擒扒手的新聞挫敗了“見事不理,明哲保身”的邪氣,再次彰顯正義之氣。“不以不善而廢其善”,每一個人都應該以善行天下,不能丟掉我們“人之初,性本善”的本質。隻要我們心懷正義,不畏邪氣,就一定會戰勝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就一定能創造滿是正氣的良好社會氛圍。

用“人性”驅走“心寒”。“扶人反被冤”的訛人現象讓人“心寒”,但是“見人摔倒漠視不管”的不良風氣令人“更心寒”。在接受採訪時,“翻版”小品中的小伙劉永銀對記者說,這件事他寧可相信老人是“年紀大糊涂了”。雖然自己很心寒,但以后遇到這種事,他還是會去“幫一把”。問及原因,劉永銀說,“這老人跟我奶奶年紀差不多大。誰家都有老人,要是輪到自己頭上,出了意外沒人幫,會更心寒。”

用“人心”扶起“人身”。正如小品《扶不扶》裡面的台詞“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樹立起“人倒一定扶”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價值觀,絕不能讓人心倒下。“南京彭宇案”當時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爭議,后來案情大白,不僅還了好心人彭宇的清白,還授予他由“中國好人網” 舉辦的首屆“攙扶老人獎”委屈特別獎。“不能讓做好事的人心涼”,我們要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風氣,用“人心”扶起“人身”,更要扶起那些跌倒的“人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