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警惕“愛好”成干部作風的“軟肋”

何解

2014年02月20日16:4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央政法委通報了10起政法干警違法違紀典型案件,在這些案件中,有不少涉案官員是因不良“愛好”而“中槍”的。近幾年檢察機關查處的職務犯罪案件中,被不良愛好“擊倒”或間接“擊倒”的官員達總案件數的35%。不良“愛好”已經成為產生作風問題和腐敗的主要根源之一。(據2月18日《檢察日報》)

一個人的志趣和愛好,是其內在情感和心理需求的表現。因此,有的人認為,干部個人的“愛好”純屬“個人自由”,旁人無權干涉,組織上也沒有必要“小題大做”。這種看法是十分錯誤的。高飛之鳥,毀於美食﹔深水之魚,死於香餌。“嗜好之間,治亂所由生也。”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一些官員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不良的興趣愛好正是其“軟肋”所在。

陝西省安監局原局長楊達才酷愛名表,被稱為“表哥”,后查出其名表至少有83塊。韶關原公安局長葉樹養受賄超千萬,最大嗜好是殺豬,一些基層干部為投其所好,在他下來檢查工作時備好肥豬供其“小試身手”。重慶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宗海嗜賭如命,在境外公款豪賭,揮金如土。開平原市委書記趙瑞彰喜好洋酒,吃飯應酬必喝洋酒,人送外號“趙六斤”。更有嗜好女色的,以擁有眾多情人為榮耀,甚至用MBA管理手段管理情婦……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盡顯其心態的扭曲、舉止的沒落。

愛好雖是小節,但小節不拘則大節難保。為官者如果利用手中掌握的公權力,把個人的特殊“愛好”發揮到極至,禍患也就離他不遠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領導干部的“愛好”不僅關系干部自身形象,更是關系黨風廉政建設,切不可等閑視之。

育之以健康心。愛好人皆有之,積極健康的志趣愛好,既能豐富和調劑業余生活,達到“修身”的目的,又能陶冶和提升精神世界,達到“養性”的化境。然而,人性中有向善的一面,也有為惡的一面。不良嗜好極易銷蝕一個人的理想、信念和進取心,使人變得意志消沉、行為猥瑣。人們諷刺一些干部“上午講正氣,中午講義氣,下午講手氣,晚上講力氣”,直指少數干部的不良習氣和低俗追求。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健康的、陽光的心態來培育自己的愛好,選擇社會廣泛認同的、有益於身心的休閑方式,帶頭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真正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行之以平常心。做任何事,都不得脫離客觀環境和現實條件,否則往往容易產生不良后果。施行“愛好”也要順其自然,利用現有的條件從事大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好高騖遠”隻會平添煩惱,而假公濟私、“超前”“超標”享受愛好就更不可取。所謂“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面喜歡木材,下面就有人去給你砍光森林﹔上面喜歡魚蝦,下面就有人去給你弄干河谷。有地方反映,上級領導到基層考察,工作之余提出這樣那樣的“活動”要求,但基層娛樂設施和條件有限,為滿足領導的“愛好”費盡周折,結果行使“愛好”變成勞民傷財。

節之以謹慎心。干部有個人愛好本無可厚非,關鍵是要“愛”之有道,“好”之有度,千萬不能成為愛好的“奴隸”。有人說:“不怕官員不上套,就怕他們沒愛好”,官員的愛好已成為覬覦者攻擊的“死穴”。現實中,一些干部放鬆警惕,放縱私欲,不加節制,最終為“愛好”所累,到頭來“小蜜情人一大群,電話一響緊張得要死﹔金條銀條一大堆,大蓋帽一來嚇得要死。”何苦呢?領導干部在愛好面前一定要保持警醒,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頂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

“玩物”喪志,“玩人”喪德。領導干部身居要位,公權在握,往往會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愛好、享受愛好。如果為了一些“愛好”,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和自由,實在太不值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何解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