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讀懂中央兩部持續“薦書”的苦心

何解

2014年02月20日14: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為引導黨員干部多讀書、讀好書,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繼續深入扎實開展,中宣部理論局、中組部干部教育局日前向黨員干部推薦第八批學習書目。書目包括《習近平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等7種圖書(據2月18日《人民日報》)

據報道,從2010年初開始,中宣部、中組部就陸續向黨員干部推薦學習書目。4年來,先后8次共推薦書目48種,其中既有馬、恩、列、毛等革命導師的經典著作,也有《苦難輝煌》、《解放戰爭》等黨史文學類作品,還有《辯証看 務實辦》、《六個“為什麼”》等理論通俗讀物,種類繁多,內容豐富,順應了廣大黨員干部的需求,在各級黨組織中營造了崇尚學習、堅持學習的濃厚氛圍。

有資料顯示,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也許統計數據未必准確,但國人“低閱讀”甚至“不閱讀”的狀況卻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宣部、中組部兩部4年持續地“薦書”,其良苦用心同樣值得黨員干部好好品讀。

懂得“讀書好”。就是要能夠悟透讀書的好處。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系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國學大師季羨林引用過一句話:“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他還專門寫文章來論述這簡單朴素的道理。現代社會的發展,知識多元化,還可以數字化,讀書學習是一種基本技能,如果不讀書、不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畢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懂得“好讀書”。就是要把讀書作為平生的愛好。我們黨歷來重視學習,是個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他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堪稱“書痴”。據專為毛主席管理圖書的徐中遠記載,毛主席最后一次讀書是1976年9月8日,也就是臨終前那一天的5時30分,是在醫生搶救的情況下讀的,讀了7分鐘。可以說,毛主席讀書已經不是活到老、讀到老,而是生命不息,讀書不止。讀書應該成為貫穿人生全過程的一種行為,而不只是生命某一階段的事。

懂得“讀好書”。就是要多讀值得讀的好書。必須看到,現在有的干部也讀書,但讀的不是什麼好書。沈陽市原副市長馬向東在中央黨校學習時,竟然隨身攜帶《賭術精選》、《賭術實戰108招》,視如珍寶,先后17次到澳門豪賭,輸掉公款4000多萬元,也輸掉了自己的人生,真是可悲。著名作家丁玲蒙冤關在監獄裡的時候,認真研讀了《馬恩選集》和《列寧選集》,她后來深有感觸地說:“革命導師為我們寫了那麼好的書,如果我們不認真去讀,豈不是枉到這個世界上來走了一遭?”現在,中央兩部推薦的,恰恰都是這樣的好書。

讀不讀書,固然屬於個人的選擇,但又不僅僅是個人問題,而是關系到整個國民的素質。黨員干部倘能真正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也不枉中央兩部一片苦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何解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