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不怕貪官不上套,就怕他們沒愛好。”不少官員的“愛好”成為行賄者攻擊的死穴。今年2月11日,中央政法委通報了10起政法干警違法違紀典型案件。在這些案件中,有不少涉案官員是因不良“愛好”而“中槍”的。(2014年2月18日《檢察日報》)
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好。”作為一名領導干部,無論是雅好,還是俗好,無論是自然屬性,還是社會屬性,在其觀念裡,在其行動上,總會有所偏愛的東西,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活愛好。
事實表明,良好的生活愛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德修養與思想境界,隻要嗜之有度,好之有道,都可以從中找到樂趣。反之,不良愛好不但會使個人走上邪路,還會禍國殃民,危害社會,這就像古人所說的,“好船者溺,好騎者墜,君子各以所好為禍。”
以落馬貪官為例: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收受字畫、玉石等物品近200件,價值1300余萬元。安徽省阜陽市原市長肖作新夫婦經濟犯罪大案終審宣判,其收受的賄賂物包括金佛、青銅鼎、象牙扇等。杭州原副市長許邁永,辦案人員在其家中發現大量金玉字畫,包括多種玉器、雞血石和齊白石等名家字畫,堪稱一個小型文化博物館。
由此觀之,從玉石到瓷器,從字畫到古董,各類珍奇古玩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貪腐官員的受賄清單裡,凸顯了腐敗的新“走向”。報道稱,江蘇省無錫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樂平分析認為,利用“愛好”容易拉近行賄者與受賄者的距離,行賄手段相對簡單隱蔽,也是“雅賄”現象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愛好”本身並沒有錯,關鍵是我們相關官員要把持住自己的欲望。從一些案例可以看出,當官員用手中的“公”權力去換取個人“私”欲滿足時,看似是條“捷徑”,實則暗藏禍患。如果不加節制,“愛好”就成為別有用心之人攻擊的軟肋和命門,最終必將釀成人生悲劇。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一些領導干部因不良“愛好”而“中槍”的事實一再告誡我們,古人尚有“嗜魚不受魚”的清醒之舉,我們以天下為己任的領導干部,在對待個人的愛好上,更應該做到更自覺更高尚。畢竟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領導干部的愛好一旦變成嗜好,就像完整的雞蛋裂開的一條“縫”,成為細菌侵入的“突破口”:你愛書就給你買書﹔你愛花就跟你學習種花,甚或買花送給你﹔你愛好散步,就伴你左右,形影相隨。通過投其所好,迂回包抄,使“愛好”成為“缺口”,讓人在舒舒服服、不知不覺間變成了人家的俘虜,毀了自己的光輝前程,其教訓是極其慘痛而深刻的。
如此說來,難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要自勉:“人君一生當謹嗜好。”對於手握一定職權的領導干部來說,一定要深刻吸取落馬貪官的深刻教訓,防微杜漸,慎重對待自己的愛好,把好自己的“愛好關”,切實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千萬不要讓“嗜好”這一毫厘之差,走向千裡之謬,使正常的生活情趣轉化成腐化墮落之源。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