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簡政放權要不被喧囂左右

趙艷生

2014年02月14日13: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月12日上午,文昌團裡的省人大代表們討論熱烈,一位代表拿著長達5頁A3紙才裝下的政府審批流程“長征圖”晒了晒。(據2月13日《海南日報》)

10多家部門、30多個環節、上百個圖章、272個審批日的審批流程,這的確很拖沓冗長。特別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審批時間還會要更長。這說明政府審批項目、審批流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此審批,等樓房建成估計“黃花菜都涼了”。由此可見,簡政放權以提高工作效率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正常的、適當的審批環節也是十分必要的。嚴肅的審批流程是對工作對事業一種高度負責的態度。審批不是蓋個章這行,因為審批重點在於審,而不是批。審是十分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審核大量的材料,甚至還需要到實地進行細致的勘驗。現實中發生的一些事故,很多就是由於相關部門審批審查不嚴而造成的。

筆者提及審批的重要必要性,並不是在為政府拖沓冗長的審批流程找借口,而是說明簡政放權不是越簡越好。筆者贊成進一步簡化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以方便群眾。但是筆者不同意一些人所說的,簡政放權是在“割肉”的說法。要知道權責一致,審批是權力,但同時也是責任。現實中有一些審批所涉及到的內容,對干部來說“危險系數”很高,審批時若稍不留神,就可能因為把關不嚴而發生事故,造成該損失,而自己重則丟掉政治生命,輕則也會鬧個終生“殘疾”。

優化發展環境,簡政放權並不是撒手不管,而需要全盤考慮,統籌兼顧。政府與群眾不能各自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各自站在各自的角度和立場片面的考慮。若是單純的為了簡政而簡政,為了“甩包袱”、“卸責任”而放權,那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苛政繁政固然不好,但逢政喊簡,逢權喊放也是不正確的。在喧囂中,簡政放權要有一定之規,以防止過猶不及。而且在簡政放權之后,審核應更加的嚴肅細致,以避免因為把關不嚴而發生事故,釀成大錯。

當然,簡政放權在簡化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之后,必須對審批環節、審批流程進行公開,廣而告之、昭告天下。而對於群眾自身來講,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審批不能打無准備之仗。審批之前必須准備好必備的審批材料,否則在審批的過程中依然會像無頭蒼蠅那樣到處亂撞。隻有政府與群眾齊心協力,項目審批的“長征”才能變成短行,群眾才不至於在審批過程中跑細腿,不至於成為往返政府部門的“回鍋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老兵808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