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難道我們越怕“鬼”,“鬼”就越喜愛我們,發出慈悲心,不害我們,而我們的事業就會忽然變得順利起來,一切光昌流麗,春暖花開了嗎?——毛澤東
這是1961年,毛澤東同志修改《不怕鬼的故事》序言時所加的一句話,毛澤東當時說的“鬼”,有兩層含義:一是國際上的反華大合唱,一是國內的困難和障礙。《不怕鬼的故事》所倡導的,就是堅定意志、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精神。
時至今日,《不怕鬼的故事》所倡導的精神依然值得傳承,當今中國國際國內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在荊棘與困難面前,一部分領導干部便開始“畏首畏尾”起來,一個“怕”字讓人心大打折扣,而“太平官”更是被百姓所詬病,因此,如何在這本書中吸取“營養”,值得各級領導干部深思之。
堅定意志,“鬼”才能無可如何。書中有一則故事,出自南北朝的《幽明錄》的《阮德如》。說這阮德如在廁所見到了一個鬼,他心安氣定地笑著對它說:“人言鬼可憎,果然!”鬼就羞慚而退了。看來,若是堅定意志,“鬼”也無可如何。那麼堅定地意志來自何方?筆者認為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必勝的決心,克服主觀認識不符合客觀實際而來的怯懦,方能掃除落后思想﹔一方面是頑強的精神,不屈不撓,勇往直前迎接困難的激流,方能永不言敗。有了這兩個方面的氣魄,相信,任何“鬼”都必會無計可施,一敗涂地。
敢於斗爭,“鬼”才能知難而退。若說阮德如所碰到的“鬼”還有羞愧心,比較“好對付”,那麼選自《閱微草堂筆記》的《曹竹虛言》裡面那個披發吐舌摘頭嚇唬人的鬼便需要沉著冷靜對付了,在這則故事中我們看到一種敢於斗爭的精神。“鬼”的花樣很多,但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歷史和現實生活的規律總是正戰勝邪,真戰勝偽,善戰勝惡,美戰勝丑”,若我們的領導干部能夠始終擁有剛正的氣節,追求真理的勇氣,善良的品質,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敢於斗爭的精神,則必能戰勝社會主義事業道路上的任何困難坎坷,也才能讓“鬼”知難而退。
敢於勝利,“鬼”才能有所畏懼。敢於勝利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書中選了一個《宋定伯捉鬼》的故事,是說一位少年在抓鬼的過程中膽大而心細,迷惑鬼進而制服鬼。看來,在敢於勝利的過程中,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要像毛澤東同志說的那樣,“既要在戰略上藐視又要在戰術上重視”,縱觀全局,毫不畏懼的蔑視敵人,方能繪制出宏偉且成功的藍圖﹔部署嚴密,態度謹慎的對待敵人,方能戰無不勝。其實,“鬼”並沒有什麼可怕,人是完全能夠打敗它、制服它的,隻要我們有勇氣,用智謀必能使“鬼”有所畏懼,也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