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對違紀“零懲處”將導致公眾的“零信任”

趙艷生

2014年02月12日16: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衡水市紀委、市監察局發出公告,曝光了7輛裝載年貨、節禮等物品的公車。衡水市紀委、市監察局要求上述車輛所在單位主管領導和當事人在期限內說明情況,並提交書面檢查,書面檢查需經“一把手”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據2月11日《人民日報》)

又是曝光,又是要求限期內說明情況,並且還要提交經一把手“簽字”和加蓋公章的書面檢查,衡水市紀委監察局一系列的處理措施,貌似是對那7輛裝載年貨、節禮公車的“零容忍”。但是仔細琢磨,這種“零容忍”很像是“零懲處”。

其一,曝光只是曝光了車牌號,並沒有點名道姓,誰又知道這些車是哪些單位的公車呢?所以這種曝光的意義並不大﹔其二,書面檢查並不是正兒八經的處分,黨紀政紀處分中沒有這一項,很多人認為即使寫一千份檢查也比不上一個最輕的警告處分嚴重﹔其三,單位一把手簽字、加蓋單位公章,看似嚴肅,而實際上也只是圖個虛張聲勢的形式,對任何人都沒有什麼影響,也起不到任何約束的作用。

再回過頭來看看公車裝載年貨、節禮,人們用腳趾頭都能想到這是在公款送禮,而且是在中央三令五申的情況下的頂風違紀行為。即使公車裝載的年貨、節禮不是用公款購買的,那麼也存在公車私用的問題。而讓人不解的是,對這明顯的毫無爭議的違紀行為,衡水紀委監察局卻沒有及時進行查處,而讓違紀者和單位自己說明情況。如此微處理,讓這次檢查公車送禮成了“雷聲大雨點小”的行為,這有對頂風違紀故意“放水”的嫌疑。

現實中,公眾期待的不是相關部門嘴中“進一步”的豪言壯語,也不是對頂風違紀嚴肅追究的“空頭支票”,而最想看到的是相關單位對已經發現的違紀行為能夠一查到底,而別在虛張聲勢空打雷不下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虛張聲勢查而不處、查而微處,從而幻想能夠“左右逢源、上下討好”的如意算盤勢必會是“竹籃打水”。

對公車裝載年貨頂風違紀的這種微處理、不處理,嚴重降低了違紀者的違紀成本。而且這無意中也釋放了相關單位對違紀違法查而不處、查而微處的錯誤信號,容易讓人誤讀。這不僅讓黨紀法規淪為“沒牙的老虎”,也會讓那些徘徊於法紀邊界的干部更加放任,更會讓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變成“微信任”、“零信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老兵808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