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自由”成落馬貪官的“奢侈品”掌醒誰?

林偉

2014年02月10日15:2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他曾是一名法官,卻因貪腐淪為囚犯﹔他曾是執行局局長,結果是自己被“執行”進了監獄﹔他膽敢玩弄法律,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嚴懲——他就是陶福友,南京市雨花台區人民法院執行庭原庭長。(2014年2月8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用哲學的觀點看,有腐的開始,必然有敗的結局﹔有廉的持續,方有潔的一生。這是誰都改變不了的事實。而貪官落馬,在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之外,還有難以享受天倫之樂、失去人身自由的痛苦,在精神上所付出的成本,遠遠大於金錢給他們帶來的快感。。

四川省彭州市委原書記陳家榮案發時,受賄的錢都沒有用過,分文不少地交了出來。他悔恨地說,受賄的錢“帶走了我的自由,帶走了我家的溫馨,帶走了我為黨和人民服務的機會。我多想時光倒流,哪怕讓我回到艱苦年代,吃粗茶淡飯,隻要過自由生活,我也心甘情願。

江蘇省徐州市建設局原局長靖大榮懺悔道:“失去了親情,也失去了友情,脫離了社會,我從此成了一隻斷線的風箏無依無靠,隻能在漆黑中飄搖。在這裡,我看不到日出日落,眼前的天是方的、地是方的,周圍隻有高牆鐵網和荷槍實彈的武警以及偶爾從鐵窗外飄過的幾朵白雲,我將在漫漫鐵窗高牆下度過余生。我甚至天天盼望檢察機關來提審我,盼望紀委的同志來和我談心,因為這樣可以暫時脫離囚室帶來的恐懼和郁悶,享受一絲新鮮空氣和自由。

遺憾的是,世界上隻有后悔,沒有前悔。從近年來落馬貪官的懺悔中,我們不難看出,在他們失去自由之后,都會產生各種怨恨,除了恨自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外,也有埋怨組織,埋怨領導,埋怨家人,當時為何不及時提醒、警告、阻止他們,那樣,或許他們就不會邁向罪惡的深淵。而這一切,對於陶福友來說,恐怕再熟悉不過了。特別是對高牆鐵窗“蹲監坐牢”的感覺,恐怕他是最有“發言權”的。

因為他曾是一名優秀法官,並成長為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人民法院執行庭庭長﹔他曾是南京市十佳法官,法院系統優秀業務能手﹔他曾是一名辦案專家,用法律的利劍伸張公平正義﹔他曾是優秀黨員,用自己的行動踐行黨性和法律的尊嚴。可以說,他所看到的懲治犯罪,他所接觸的刑事案件,他對法律的知曉程度,都要“高人一等”,他一點兒也不缺少法律的警示。然而,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心中的天平卻失衡了。從追求公平正義到追求個人私利,不惜投機鑽營、玩弄法律,最終因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和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數罪並罰,他將自己“執行”進了監獄裡。

令人嘆息的是,當警車上的警笛響起,冰冷的手銬鎖住雙手時,他悔恨地說:“無論是誰,做什麼也別犯罪。哪怕是跪在大街上乞討,也好過失去自由。”

這一番“耳熟能詳”的話語,雖然出自陶福友之口,卻足以震撼我們所有黨員干部的心靈。任何一名黨員干部都沒有天生的免疫力﹔任何一個單位部門都不是天然的保險箱﹔任何腐化、腐敗行為都是從思想的蛻化開始的。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都要不斷增強自身免疫力,真正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讓清正廉潔成為工作中的主旋律。這樣,才能為自己的人生撐起一把保護傘,使自己的人生永遠是一片自由的艷陽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林偉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