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一個農家子弟,吃著紅薯饃、喝著紅薯湯長大的“60后”,珍惜崗位,曾經努力地工作﹔思想動搖,人生發生蛻變﹔后悔已晚,希望他人引以為鑒。這是河南省社旗縣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大隊隊長,原縣考試中心主任兼人社局干部調配股副股長(副科)張立的人生“三步曲”。(2014年1月28日《檢察日報》)
我們都知道,古時候的“錢”字,金字旁邊兩把刀。如果說到人的境界,對待“錢”的態度就是分水嶺,是試金石,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嚴不嚴,對自己的人生把握得准不准,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一個“錢”字上。對於錢看輕一點那就是一張紙,看重了比命還重要,這在近年來的落馬貪官身上已經得到驗証。
事實表明,一個人如果雙眼死盯在錢上,那便會欲壑難填,迷失方向,而對金錢的貪婪最后必將導致人性的扭曲。所以,唐代廉吏唐溪,視“送禮”為“送禍”。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應珍惜善待自己,少些私心雜念,少些名利追逐,用有限的時間多做些有益於健康、有益於人民、有益於社會的事情,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無限,讓自己回首往事沒有遺憾。
但是,這一切對於張立來說,已經是一種“奢望”。相比那些落馬的“老虎貪官”、“蒼蠅貪官”,張立隻能算是“螞蟻貪官”,用他自己的話說,對金錢的熱度烤得我不安的心開始躁動,我不止一次地憧憬、規劃自己未來步入小康生活的藍圖,卻不知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一旦邁出了違法犯罪的第一步,就忘了前面即是懸崖深淵。
由此可見,人都有七情六欲。而“欲”字與“火”字常常會連在一起,表明兩者有著相似的熱勢與瘋狂,控制不好,就將毀掉一切。事因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對欲望要講方寸、講量度、講理智、講理性,倘若欲望狂蕩、狂奔、狂極,也就是使欲望任意擴張、膨脹、肆虐,欲望就會變成了私欲、貪欲、邪欲,就會出現“欲熾則身亡”。張立就是其中的“犧牲品”。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張立的人生“三步曲”,再次見証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小變大,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人不可能一夜之間成為腐敗分子,其蛻化變質,往往都是從思想上的蛻變開始的,腐化墮落起於一念之貪,濫用權力源於一念之私。思想不純潔,精神支柱就會坍塌,人生方向就會迷失,工作上、廉潔上就要出問題。
所以,張立的人生“三步曲”,也再次警醒和告誡我們: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成為它的俘虜,既有損於黨的事業和個人名節,也有悖於黨員干部的本色,實在是得不償失。故此,必須把廉潔自律作為一種思想境界來提升,作為一種職業操守來要求,作為一種工作能力來培養,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則,在行動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節,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園,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絕不能因小失大,貪圖一時之利,帶來終生之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