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以法治“賴”開啟誠信新風

半坡散人

2014年01月20日15: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中國銀監會、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鐵路總公司等八家單位16日在京聯合召開發布會,介紹《“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簽署情況,公布對失信被執行人的懲戒措施。(人民日報 1月16日)

《備忘錄》規定的懲戒措施具體包括:禁止乘坐飛機、列車軟臥﹔限制在金融機構貸款或辦理信用卡﹔失信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不得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備忘錄》的實施,拉開了第一輪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的序幕,必將極大打壓失信被執行人的生存空間,使其付出應有代價,從而促使其自覺履行債務。

古人雲:言必信,行必果。我國作為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泱泱大國,誠信一直被國人視為“命根子”,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得到一位老婆婆支持他讀書和給他飯吃。韓信他對老人說 “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后,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裡,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晏殊4歲參加考試時,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並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的。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但晏殊在接受皇帝的復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這些誠實守信的故事,體現出講信用、講信譽、信守承諾等做人的優秀品質。但一段時間以來,債務人欠債不還,規避、抗拒法院執行屢見不鮮,顛覆了“欠債還錢”的天經地義,破壞了“誠信守約”的社會風尚,成為一種社會頑疾,公眾對此深惡痛絕。

在市場競爭中,如果失信行為得不到懲罰,反過來必然就是對誠信守信行為的傷害。治理執行領域的抵賴現象,需要信息整合和共享,需要“一處失信、寸步難行”的信用懲戒機制,需要不良社會風氣的根本扭轉。中央文明辦等八家單位簽署備忘錄,以“失信黑名單”為范圍,在各自職權范圍內給予“賴皮”們最大的信用懲戒,使其登不上飛機、坐不了軟臥、辦不了貸款、開不起公司,從社會生活的具體之處入手,壓縮其生存空間,形成了治理“賴皮”的強大合力。抑制不誠信行為,不僅需要有關部門對各個領域的失信者“心中有數”,而且需要通過聯合行動,依法懲戒,加大其失信成本,讓失信行為無處藏身,讓失信受懲的教訓警鐘長鳴,如此,才能在全社會形成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風尚。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歸根結底,良好的個人信用,不僅是一種財富,更反映公民道德文明進步程度。我們欣喜的看到:“截至1月15日12時,最高法官方網站公布失信被執行人55920名,點擊量達到222.7萬余次,1669名失信被執行人因主動償還債務而從名單庫中刪除,近20%的被執行人正積極履行義務”。讓公眾看到,依法治“賴” 一條切實可行之道,以法治“賴”開啟了全社會誠信新風的新建。構建和完善整個社會信用體系,讓失信者為其失信行為付出代價,對懲治“抵賴”的行為具有強有力的威懾效應,必將會對保障市場健康發展,構建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