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講話強調,反腐敗高壓態勢必須繼續保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並引用陳毅元帥“伸手必被捉”的名言,敬告廣大黨員干部“手莫伸”。總書記的講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反映了中央有貪必肅有腐必反的堅定信心和堅強決心。
眾所周知,“伸手必被捉”的意思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伸手一定會被捉到。黨政干部隻要敢伸不義之手,發不義之財,早晚會被捉,早晚會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然而,我們也知道,“早被捉”與“晚被捉”雖然都是被捉,但是意義相差甚遠。
而據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的研究報告稱,在2002年11月至2011年6月裡,72名“落馬”的省部級官員中,有近八成曾得到職務上的晉升。在55個有明確的腐敗時間跨度的樣本中,時間跨度為10年以上者近四成,也就是說,從其開始腐敗到落馬,這段很長的時間,他們一直在“潛伏”著。很多貪官是邊潛邊腐、邊腐邊升。雖然最后的結果都是被捉,但是“晚被捉”造成的危害更大,影響更深遠。
所以,筆者認為,“伸手必被捉”重在“伸手即被捉”。“伸手即被捉”與“伸手必被捉”,雖然一字之差,但是難度相差甚遠。“伸手即被捉”就是黨政干部隻要一伸手,隻要越雷池一步,就會立即被捉,就會馬上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伸手即被捉”即縮短腐敗分子從開始腐敗到落馬的周期,減少其腐敗“潛伏”的時間。
而要實現“伸手即被捉”,一是必須按照總書記曾強調的,規范權力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而且必須做到制度的籠子“零漏洞”。黨政干部之所以能腐敗,主要是因為權力運行不規范,制度存在較大的漏洞,以至於腐敗分子有空子可鑽,導致權大於法、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私吞私佔等腐敗案件頻發。
二是必須讓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目的並不是對違紀的黨政干部一擊斃命,而是警醒其別違紀。我們知道,野生動物園,不管多凶猛的野獸,都逃不出去。因為野生動物園的四周,建有高壓電圍牆。隻要觸碰,就會被電擊。當然,被電擊只是被擊倒,或臨時性電暈,不會受到大的傷害。因為帶電圍網高壓雖高,但是電流不強,這是出於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讓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就是要做到違紀必被捉,做到即腐即查。
三是必須撕掉腐敗官員“潛伏”的偽裝。貪官腐敗,最終的目的一般都是為了財產,為了享受奢靡的生活。推進財產公示和房產登記制度,讓黨政干部的財產晒在陽光下,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的監督。這樣就會讓腐敗無所遁形。讓其知道,伸手得來的不義之財,不能高枕無憂地享受,隻能是提心吊膽、擔驚受怕何時被查處,何時獲得牢獄之災。
相關專題 |
· 老兵808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