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當謹記“三慎”

佘海軍

2014年01月15日15: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共十八大后,包括蔣潔敏、李東生等十數名省部級高官相繼被查。眾多“老虎”應聲倒地的同時,大批“蒼蠅”也落入法網。(據1月13日《新華網》)

一件件腐敗案件中被查處的一批批“老虎”和“蒼蠅”,令人痛心疾首,觸目驚心。追溯貪官們的犯罪歷程,剖析其暗中情由,無不遵循這樣的運行軌跡——循序漸進,步入犯罪深淵,走上不歸路。領導干部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清正為官、廉潔從政?筆者認為,謹記“三慎”至關重要。

“慎初”。 顧名思義,就是指要謹防第一次做不法之事。萬事皆有初。事物的發展總有一個從小到大、由輕到重、自少到多的過程。明代的王廷相,在一次接見下級官員時說:“我昨天乘轎進城遇雨。一個穿了雙新鞋的轎夫,一開頭很小心地循著干淨的地方落腳,生怕臟了鞋,可后來一不小心踩在泥水裡,從此便不復顧惜,什麼地方都踩下去。”“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泄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縱觀腐敗案件,貪官們無一不是如文中轎夫一樣,剛開始總是走干淨的路,而后對誘惑之微不嚴防,對蛻變之漸不嚴堵,做了第一次不法之事,第二次、第三次……接踵而至,壞習慣乃至罪惡的靈魂便隨之形成,最終釀成大錯。所以說,各級領導干部當吸取“轎夫”的教訓,謹記“慎初”,始終筑牢“第一道防線”。

“慎獨”。顧名思義,就是指在一個人獨處時也要做到謹慎不苟。這句話出自《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貴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屋漏”是指居室內西北角,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也相當於所說的“暗室”。即人在獨居斗室,別人看不到的情況下,也能潔身自好,問心無愧。作為領導干部,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明白來自制度和監督的他律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時候卻要靠慎獨這種自律功夫。因為隻有善“慎獨”者,才能在沒有任何監督的情況下,始終懷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態,自覺遵守黨紀國法,保持一身正氣,永葆清正廉潔本色。所以說,各級領導干部當謹記“慎獨”,真正做到行為高尚、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慎終”。顧名思義,就是指要慎重的考慮到事情的后果。宋代理學家朱熹有言:“保初節易,保晚節難。”筆者注意到,大多數貪官幾乎有一個共性:都有一個苦難的童年,一個奮斗的青年,一個上升的中年,曾做過很多好事甚至有著讓人驚羨的業績,最后卻落得一個悲慘的晚年。據說,成克杰上學之前沒穿過鞋,苦得不得了﹔安徽省原副省長王懷忠,更是要飯出身……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晚節不保?客觀地講,是權力太集中,缺乏有效監督﹔主觀地講,是這些人自以為對黨和人民貢獻很大,對比自己的所得,內心失落,心態失衡,於是,在權力即將失去時產生最后撈一把的邪念,為自己留條后路,為子女留點財富。所以說,各級領導干部當吸取成克杰、王懷忠等人的教訓,真正經受住權力、金錢和美色的誘惑,永葆共產黨人本色,保持革命晚節,謹記欲善終、需慎終。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祇畏神明、敬惟慎獨,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慎初、慎獨、慎終”是領導干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客觀需要,是清正為官、廉潔從政的“三大法寶”,是崇高道德、良好形象的具體表現。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各級領導干部當謹記“三慎”,爭當新時期“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保証。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佘海軍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