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公私觀”

大別鬆濤

2014年01月15日15: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作風問題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關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據1月15日人民網)

關於公正無私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從大的方面講,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決定了我們黨沒有任何的私利,而作為黨的干部也要自覺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以正確的“公私觀”為基礎,牢固樹立起正確的權力觀、事業觀、地位觀,始終將群眾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真正做到總書記所說的“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從干部個人的角度來講,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也是保持清正廉潔、提高執政能力、正確履職盡責的客觀需要。從反面來看,一些腐敗案件警示我們,領導干部走向貪腐往往都是從“公私不分”開始,從貪公家一點便宜演化成索賄受賄,從為個人辦私事演化成有目的的“權力尋租”。從正面來看,“公生明,廉生威”,一個干部隻有公正無私,才能兼聽則明,才能不被人蒙蔽﹔“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要想在工作上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跟,首先就是做到公正無私,不斷提升個人形象,並以此來提高黨委政府的公信力。

不容忽視的是,盡管干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反腐倡廉建設和作風建設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然有少數領導干部“公私觀”存在偏差,“私”的色彩太濃、成分太重。分析這些“私”的表現和原因,一是謀取私利,想問題、辦事情,首先考慮的是個人得失,而不是事業需要和群眾期盼,對自己有利的就辦,沒利的就不辦﹔二是暗藏私欲,有的不一定追求物質利益,但拈輕怕重,怕吃虧,該做的事情不去做﹔三是心存私好,有的主觀上不追求個人私利,但實際上難以避免個人私好的影響,處理一些事情不能做到客觀上的公平公正。

那麼,究竟應該樹立怎樣的“公私觀”,怎樣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總書記在講話中已經指明了方向。第一,要有一條不因私廢公、不以權謀私的底線,不管權力多大,不管誘惑幾多,始終堅持“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把“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作為一條底線來堅守。第二,要有一個大公無私、公而忘私的境界。作為黨的干部,要自覺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隻談奉獻,不談索取﹔隻比工作,不比待遇。第三,要有一種公私分明、先公后私的自覺。強調“無私”不能無限拔高,干部也可以有不妨礙“公”的“私”,有“公”滿足之后的“私”,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切不可優先安排、有意放大自己的“私”。

樹立正確的“公私觀”,參透公與私的關系,劃清公與私的界限,中央的要求已經明確。我們期待領導干部練好這個為政的基本功,修出這個為政的大功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大別鬆濤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