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雄風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發表了二〇一四年新年賀詞。習近平強調,2014年,我們將在改革的道路上邁出新的步伐。我們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12月31日新華網)
從習近平主席發表的新年賀詞中,我們可以讀出這樣的信息:推進改革將是2014年的主題曲,而“三個更加”既是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又是對當前人民群眾新期待的有力回應。可以說,這樣的回應解民憂、順民心、得民意。
隻有毫不動搖地推進改革,中國才能變得更加富強。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政治、經濟、文化、黨建等各個方面的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成就舉世矚目。但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越來越觸及到各種深層次體制性障礙,越來越牽涉到各方面利益格局調整,繼續深化改革的阻力和難度空前加大。我們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要建設一個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加快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步伐。
隻有毫不動搖地推進改革,社會才能變得更加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美好社會的永恆主題,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根基,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價值取向。追求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但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食品藥品安全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一些地方司法不公現象仍然存在。這些問題已成為影響國家長治久安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因素。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推進改革,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創造物質條件,不斷推動制度創新,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隻有毫不動搖地推進改革,人民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共同富裕,是千百年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標。在通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古今中外無數仁人志士曾進行過“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艱辛探索。但時至今日,共同富裕仍是一個全球性的難題。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通過改革,雖然已解決了溫飽問題,一部分人也富了起來,但貧富差距在不斷拉大。“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鄧小平同志說,“我們允許一些地區、一些人先富起來,是為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兩極分化。這就叫社會主義。”要消除兩極分化、縮小貧富差距、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必須通過改革。比如,要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創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等。隻有通過不斷改革,讓廣大人民享受改革發展成果,人民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幸福。
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繪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改革的目標已經明確,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務重大而艱巨,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及領導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譜寫偉大祖國發展的時代新篇章。
相關專題 |
· 秦漢雄風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