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生
省委書記周本順在省委八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閉幕時的講話指出,堅定轉變發展指導思想、走綠色崛起之路的決心信心,努力建設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實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據2013年12月23日《河北日報》)
一談到河北的綠色崛起之路,很多人感覺河北是在自吹自擂,有的人還不屑一顧、嗤之以鼻。他們說河北地理位置不僅沿海,而且環京津,目前雖然可以稱得上是經濟大省,但遠不是經濟強省,甚至相比個別中西部省份還不如。
特別是河北經濟社會發展屬於典型的“灰色經濟”,污染嚴重。今年全國空氣質量污染最嚴重的10個大中城市中,河北幾乎每個月都要佔半數以上,以至於有人調侃河北為中國的“灰老大”。他們反問,如此破換環境,河北經濟發展都還如此差強人意,“綠色崛起”豈不是痴人說夢?
不可否認,河北經濟大而不強這是事實。發展過程中能源消耗量大也是事實,以至於空氣質量經常是排名倒數。但是這也正是河北要走綠色崛起之路的原因。因為經濟大而不強,我們才說要“崛起”,因為曾經環境保護做得不夠好,我們才要“綠色”。特別是,綠色崛起河北並不是空喊口號,而是甩開膀子深化改革,破釜沉舟絕地反擊。
十八屆三中全會描繪了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對於河北來說這是綠色崛起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深化改革的大背景,給河北創造了下定決心,徹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這是河北綠色崛起的天時。最近河北各地淘汰水泥、鋼鐵、小火電等落后產能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些落后產能雖然也曾帶動了河北經濟的發展,但是河北絕對不會再戴這頂污染環境的“灰帽子”。
河北要崛起,區位優勢也無地能及。以前河北經濟發展滯后於其它大多數沿海省份、東部地區,主要是以前河北區位優勢發揮還不夠好。環渤海的優勢以前並沒有成為帶動河北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現在隻要合理開發、充分利用,又有誰還敢說河北不能大有可為呢?
至於“環京津”,當前也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以前京津是人才、投資的強力“吸塵器”,以至於京津周邊,河北一帶形成人才、投資的“真空區”。現在京津不管是人才還是投資,都已經開始外溢。前幾天那個“跨省”上班,睡在河北工作在北京的新聞,就很能說明問題。隻要合理利用,環京津的區位優勢定能成為河北綠色崛起的“助推器”。
當然,天時、地利都有,河北要實現綠色崛起,還需要人和。隻要全省上下一心,銳意進取,堅持改革創新,堅持穩中求進,定能摘掉“灰帽子”,“三個河北”綠色崛起的夢想定能早日實現。
相關專題 |
· 老兵808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