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警惕“50歲現象”更需慎待三種“不良心態”

佘海軍

2013年12月17日14:3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所謂“50歲現象”, 即是指“上(升遷)“不去、下(退出)不來”,逐漸失去了應有的上進心和積極性﹔被動消極、得過且過、無所事事﹔個別信念不堅、意志薄弱的“50干部”,一旦有機會就會想到最后撈一把的現象。

這裡說的不是“50后”一代人概念,而是泛指基層官員年屆“50歲”發生的事情、產生的心態變化。如看到沒有“前程”、就籌劃“錢程”,“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那麼,如何才能讓黨員干部更好地警惕“50歲現象”?筆者認為,慎待三種“不良心態”至關重要。

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一些即將退居二線的領導干部,工作熱情和進取心明顯減退,對工作得過且過﹔對工作馬馬虎虎,不認真、不盡力,不講工作質量和效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每天按時上下班,但隻上班不做事﹔或者三天打漁、兩天晒網,五個工作日隻上三兩天班……這些類似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不良心態”,在“50歲”的領導干部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將給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發展帶來嚴重的危害,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慎重對待。

作風散漫,不拘小節。一些“50歲”的領導干部,自感資格老、面子大,面臨即將退居二線,於是對自己要求日漸放鬆,作風日漸散漫,對一些細節,再也沒有以前那樣注意,甚至以不拘小節為榮﹔有的嘴巴不緊,說話不注意場合,有失領導干部的身份﹔有的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出入高檔賓館、飯店、娛樂場所等一些領導干部不該去的地方,搞公款旅游、公車私用,甚至去菜市場也要開公車﹔有的到基層單位指導工作時吃拿卡要,變研究為煙酒,化調查為調茶,甚至公然索要禮物……這些類似作風散漫、不拘小節的“不良心態”,將導致黨和國家的形象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大打折扣,產生極為惡劣的影響,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慎重對待。

濫用職權,不重晚節。一些重要部門、重要崗位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領導干部,信奉“有權不用,過期作廢”,自己即將退居二線,手上的權力再不用就沒有機會了﹔更有的心理不平衡,認為自己為革命、干事業一輩子,級別不如他人,待遇不如他人,組織上對不起自己。這種種心理變化,導致一些將要退居二線的領導干部不顧黨紀國法,濫用手中職權謀取私利,瘋狂撈一把。管人的突擊提拔干部,買官賣官,收受賄賂﹔管錢管工程的大肆貪污,侵佔國家和集體財產﹔不管人管錢的,也要千方百計撈上一把,最終晚節不保,淪為腐敗分子……這些類似濫用職權、不重晚節的“不良心態”,一旦蔚然成風,將會對黨和國家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害,可堪稱新時期“腐敗之最”,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慎重對待。

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服務人民,造福一方﹔用歪了,就會禍害人民,殃及一方。“50歲現象”正是典型的權力歪用,有悖於黨紀國法,貽害無窮。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同時,各級黨委黨組織千萬不可小覷“50歲現象”,既要打“老虎”,又要莫忘抓“蒼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佘海軍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