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糧食安全”第一任務咋落實

謝啟東

2013年12月16日13: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分析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總結2013年經濟工作,提出2014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李克強在講話中闡述了明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並作了總結講話。(12月14日人民日報)

民以食為天,全體國民吃飯的問題是根本大計。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牽牛要牽牛鼻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糧食安全問題列為第一任務,正抓住了經濟發展的關鍵。

有人說“倉中無糧,心中發慌”。此話很有哲理。其實,歷史已經充分証明“無糧不穩,無糧則亂”。無論社會發展到何種程度,糧食始終既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的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又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資料。

我國隨著人口增加、耕地面積減少,國家糧食安全將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瓶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糧,集中國內資源保重點,做到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因此,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關鍵要抓好國內糧食生產,必須從以下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保護好有限的耕地。土地,是生存之本,發展之源。土地是極其有限、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是一切生產和存在的源泉。確切地說,糧食的危機實際是耕地的危機。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工業化加速,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土地流失有加重的趨勢,保護耕地尤為重要。因此,各級地方政府要著眼長遠,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和利用好耕地。

其次,要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要讓強農惠農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讓農民享受到改革紅利﹔要適當提高農產品價格,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要把政策宣傳與“三下鄉”活動、技術推廣、農民培訓等結合起來,搞好政策和技術咨詢。既要讓農民了解種糧的好處,又要讓農民掌握增產的技術。通過政策宣傳,使發展糧食生產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

第三,要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注重永續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節水農業、循環農業。積極推進農產品生產優質化、生產經營產業化、生產經營規模化和初級農產品的轉化和深加工﹔政府要鼓勵多種所有制和多元投資主體共同參與,重點扶持從事農產品加工工業的龍頭企業,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堅持數量質量並重,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產源頭治理和產銷全程監管。

第四,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科技推廣。抓好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加大資金投入,解決灌溉和道路交通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形成一批能灌、能排、旱澇保收、基礎設施配套的優質農田。要深入實施良種化工程,加大優良品種的繁育、引進、推廣力度,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單產,提高農業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謝啟東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