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生
日前,一慕名前來三亞旅游的游客向南國都市報反映,三亞鹿回頭半島小東海區域,有幾條正在施工的排水管道直通小東海,而施工區域旁邊立著一塊“國家級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石頭,這無疑會給海中的珊瑚及生物帶來很大的影響。(據12月11日《南國都市報》)
看此報道,筆者想到了今年6月,新華網中國網事報道過的《無序開發污水排放三亞部分海域珊瑚面臨消亡》的文章。時隔半年,似乎三亞無序開發污水排放問題不僅僅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似乎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真不知道當地有沒有把治理向海水排污的問題當做大事來抓?!
特別是筆者納悶,為什麼向媒體反映三亞小東海區域有排水管道正在施工的不是三亞本地居民,而是慕名前來三亞旅游的游客?要知道,當地的居民作為“地主”,才更了解三亞的情況,才更關心排水管道對三亞環境的污染問題才對。畢竟這裡是他們的家鄉,是他們生長的地方,他們更具感情才對。然而向媒體反映排水問題的恰恰不是土生土長的三亞人,而是慕名而來的匆匆過客。
以前人們常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現在看來,對於三亞的居民來說,熟悉的地方也沒有污染。似乎三亞的居民對向海水裡排污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百度一下,會發現在三亞,污水直排入海的新聞非常多,時間跨度也非常大。也難怪三亞人對污水直排入海這種事情已經熟視無睹了。但是,筆者認為這種熟視無睹的麻木,比鋪設幾條排污管道還要危險,危害更大。
最讓人不解的是,向小東海鋪設排水管道,這麼浩大的工程,當地的執法部門怎麼就沒有能夠提前發現呢?如果這位外地游客不向媒體反映,而記者也沒有到各執法部門採訪,是不是相關部門就一直視而不見呢?為什麼非要等到企業鋪設排水管道的這層“窗戶紙”被游客捅破,他們才向相關企業下達《現場檢查通知書》和《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呢?
還有,鋪設排水管道的企業,如果他們有相關的手續,為什麼不第一時間拿出來証明自己的清白,而與執法部門和記者玩起了“捉迷藏”呢?看來鋪設排水管道,他們理不直氣不壯,那為什麼還如此大膽呢?
向海水中排污,是典型的污染環境的行為,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本著向三亞負責,向全國人民負責,向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來主動的治理排污事件,而不要等到這層“窗戶紙”被捅破以后才被動而為。
相關專題 |
· 老兵808文集 |